丹调

大提琴家王健:乐器是歌唱的工具,音乐是灵魂的发声


Listen Later

在便携摄影设备还不普及的年代,拥有影像记录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如果能出演电影,就更加弥足珍贵。但在46年前的上海,一位刚踢完球就被喊来在摄像机前演奏的少年并不知道,和他一起入镜的外国老人会成为他的恩师,这份影像也会在奥斯卡一举夺魁,并就此改变他的人生。他就是著名大提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健。

从惊艳世界的神童,到炉火纯青的演奏家,曾用“四海为家”形容自己演奏家生涯的王健,知天命之年回到母校任教,在故土开启一段新的生涯。本期丹调,不仅能听到王健时隔20年再次录制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还有他对音乐和人生的思考,以及作为东西方文化熔于一炉的古典音乐演奏家,沉淀半生的艺术感悟与哲思。

时间轴

02:40 巴赫的音乐更加本真,描述情感的手法接近中国古诗词

14:00 去上音当老师是第一次有工作,之前都是“无业”

23:00 音乐启蒙第一步:让孩子知道,乐器是TA歌唱的工具

26:57 独奏家也想拉乐团?拉交响乐是一件很过瘾的事

29:37 “大师”是一个需要时间证明的称呼,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配得上的

30:39 如果能穿越,我想去跟贝多芬学作曲,听他的作品永远不会走神

33:33 能被听出来师承,实际上是老师的失败

37:01 音乐审美就是这么主观:我听后兴奋到坐不住的演出,观众却是死水一潭

39:55 一年演了37次“德大协”:大提琴就这么几个协奏曲,根本没有权利不喜欢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丹调By 丹拿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