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圣人之道


Listen Later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我们来看第一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实的语言往往不动听,动听的语言往往不真实。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想听真话,而我们说,往往真话,说出来都不怎么好听,而你听起来好听的话一般都不是什么真话。

就比如,你看到一个人,长的挺胖,你开口就说,你长得不瘦啊?这是真话,但是就是让人听起来哪里不舒服,换句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会聊天了。这就是信言不美。

而美言不信,就是说有些话听起来很漂亮但是对于做事,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用,就像拍马屁一样,都知道是拍马屁,但是对于拍马屁,却没有几个领导是讨厌的。就像乾隆一样,乾隆身边为什么会留一个和珅,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和珅说话听起来舒服,听起来受用,同样可以帮你做事,当然要用一个说话还好听的人了。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本章的内容,还是沿袭老子一贯的思想,就是辩证的思想,一个事情正反两面来看,其实没有完全的对与错,只有你作为听者的取与舍。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友善的人不愿与人争辩,喜欢与人争辩的人不友善。

就是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功过是非,是不进行争辩的。在这里,老子就是强调了不要言过其实,不要总是辩解,不要讲太多的话。

我们说,老子一直研究的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放到现在,就有些像现在的科学家,但是我们涉及内容是宏观和哲学方面的内容。正因为比,老子更注重的是行动和结果,所以,他对言语的态度一直保持就是,要少说,甚至不说。所以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以及行不言之教,大辩若讷,等等,都是在表达这一个意思。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真正有知识的人,不会显示自己知识广博;喜欢显示自己知识广博的人,并不是真正具有真知灼见。

前面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有一句和这句话非常相近的一句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还有前面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三句话,其实都在阐释老子谦卑内敛的思想。你能你行,你厉害,但是你没必要拿出来显摆。

明朝第一大才子解缙,才高八斗,却恃才傲物,最终遭人忌惮下狱,最后埋进冬雪,被活活冻死。还有,杨修之死,杨修在曹操面前屡次卖弄学识,最终,曹操忍无可忍,将杨修斩首示众。所以,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有学识的人,是不会炫耀自己的,而你整天在炫耀自己的学识,那么我们就会怀疑,你是真的博学吗?你是真的具备各方面的学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积:积藏,保留。

既:连词。

连起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就是说,有道的人不保留什么财富,他都用来帮助他人,结果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都用来赠送他人,结果自己反而财富更多。

越帮别人,自己越有钱,越给予别人,自己得到的越多。这个逻辑也非常容易理解,就是说,你如果能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足够多的价值,那么,你自己得到的也越来越多。道理非常简单,但是,能做到的人却非常少,最直观的例子,为什么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人,却掌握了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是一样的道理。你一个流浪汉,不创造任何价值,所以,你勉强不被饿死;你作为一个公司的职员,为企业创造了部分价值,所以你得到了相应薪水;如果你是一个伟大企业家,你可以为成千上万的人带来了实用的价值,所以你获得丰厚的财富。

天之道,利而不害。

天之道,利益万物而不损害万物。

为什么要利而不害呢?因为老子说过,天道好还,世间就像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它,它就会怎么对待你。你利万物,你就是顺应了大道,那么你就是顺势而为,那么你就站到了台风口,那么你就很容易飞起来了,你的境界也就上去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做一切事情都开始变得通顺了。所以,你个人帮助了别人,那么和别人的关系就变得融洽,人脉就扩展了;一个企业帮助顾客解决了很多问题,大家就喜欢你的产品,那么你的产品才能有很好的销量;一个国家能够为百姓带来福利和支持,那么百姓才拥护和爱戴政府,国家才安定,社会才和谐。概括起来,我们能从大的方向,顺着有利的趋势去做事,不去逆流而上,不去增加它的阻力,顺从自然的规律,这就是老子说的,天之道。

紧接着,老子说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之道,有所作为而无所争夺。

那么为什么要为而不争呢?我们说,站在这个能量场的角度,当你开始争夺,开始争辩的时候,那么,你就开始产生负能量了,那么你的能量就开始变小了,一个人的能量变小,当然就是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了,那么,疾病,灾难,挫折等也就有了可乘之机了,你就是背道而驰了。

所以,一定要为而不争,对待事情要豁达坦然,要不执着,但也不逃避。这才是一个稳健而成熟的心态。换句现在的话,就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充满恶意和仇恨,那么世界反馈给你的,也是冷漠和疏远;而如果你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和慈爱,那么世界将对你温柔以待。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到此为止,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我们就已经全部讲完了。道德经这本书常读常新,我们说林肯、丘吉尔,还有我们的毛主席都经常反复阅读道德经,所以希望大家有空可以多看看,多品品,而四哥品书的内容权当抛砖引玉,通俗入门的解读,希望大家不必过于拘泥和苛求。

接下来,四哥品书将给大家带来另一本经典名著,一直以来都有争议的一本书,一本被曾经封印两千年的旷世奇书,它就是鬼谷子。欢迎大家定时收听四哥品书,鬼谷子的讲解,下一节的精彩内容。

如果你想系统地学习《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的知识星球,三天内,不满意全额退款。

四哥品书,只读经典,让你熟读国学精粹,让你超凡入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By 四哥品书


More shows like 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

View all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17 Listeners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by 静境Joanne内在成长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