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Listen Later

曲则全,枉则直,

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zhǎng)。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本章老子讲述了道的处世之用。老子告诉我们要以退为进,要不争而争,方能人际圆达,声名远播。我们来看第一句。

 

曲则全

委曲求全来自这里。

曲则全就是说委曲反而能得到保全。

孔子说曲成万物而不遗万事万物都要根据变化而委曲,从而成就自己。我们说一个东西他是圆的,它才能动转,才能前进。但是如果不是圆的,不是圆滑的,而是尖锐的,我们说一个东西磕磕碰碰,最先坏的,就是它的犄角和凸起的部分。同样,我们做事,只有圆才能周全,这样你做事才能不妨害别人,同时也不伤害自己。所以也有人把外圆内方作为自己处事的原则和,其实就像中国古时的铜钱一样,外面是圆的,就表示对外,你要同光和尘,不要和群众疏离,而中心是方的,就表示你的内心要有自己主张和思想。

 

好,我们看第二句。

枉则直

枉,弯的,冤枉

枉则直就是说屈就反而能得到伸展。

这句话一直都很难翻译。因为从字表面上看枉就是弯的意思,弯的就是弯的,直的就是直的,弯的怎么能变成直的呢?我们说如果放到为人处世的前题下,我们就好理解一些了。

枉则直,就是说你做事的时候,有时候如果你能通过弯曲屈就或是迂回的方式去做事,这其实就是你最快的做事的方式。所以我们说的,再处事方面,曲线最短,不是直线最短,因为最后我们落脚点是人,所以要考虑人的因素。而人呢,他是主观的高等动物,他有情绪和爱憎在里面。你要搞定这个人,然后再去做事,就会很快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枉则直。有时候迂回的方式去做事,才是最快的。

我们说唐太宗想做的很多事情都被魏征谏止了。于是,唐太宗便觉得很不舒坦,不能忍受。有一次,他退朝回到宫中,余怒未息,说:“我要杀了那个乡巴佬!”于是呢,就准备下旨杀了魏征。这时长孙皇后知道了,就给皇上道喜道贺,唐太宗不解,就问有什么高兴的事情。长孙皇后说:“我听说主明臣直,陛下是明主,魏征忠直,这难道不是一件该庆贺的事情吗?”唐太宗听罢,不由得转怒为喜,而魏征的脑袋自然也就保住了。

我们说长孙皇后就懂得枉则直的道理,顺利帮魏征解围,从而化险为夷。

我们看下面。

 

洼则盈

就是说低洼反而能得到充盈

我们说大海能成其大就是它能海纳百川。为什么可以海纳百川呢?因为它处下,因此所有水流在这里汇聚,才成其大。

放到我们人身上呢,就是说我们做人要谦虚,所以我们说谦虚使人进步。

而具体在用人方面呢,就是说你能够用比自己强的人。所以我们说最上等人用人,用比他优秀的人;中等人的用人,用和他一样的朋友,最下等人的人用人,用不如他的人。所以我们说如果一个人很有成就我们会佩服他,而如果他既有成就还很谦虚,我们就会觉得他更是令人钦佩。

下面

 

敝则新

破旧反而能生新

就是说,物极必反,当你发现某个东西已经破烂不堪的时候,其实不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将会有新的事物出现。所以我们说 穷则变 变则通。比如,任何一个朝代如果糟糕到极点的话,变革就会出现。这句话里面还包含老子一贯的思想,就是古为今用,在旧的东西里提取出精华,同时融入新的东西,让它适合当下的时代,而不是说一定要把旧的东西扔掉,把旧的东西割裂。所以我们说,新东西是从旧树枝上抽出的新芽,所以我们现在学习道德经,在某种程度上也要看到它 敝则新 的新时代意义。

 

少则得,多则惑。

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产生迷惑。

越少反而可能有所得,越少反而能得其本,越多越使我们更加迷惑。正如我们前面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太多选择,让我们无所适从了。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抱一,就是只保守一个东西,只坚守一个原则

式,原则,规范的意思。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就是说

因此有道的人只坚守这一原则作为治理天下的范式。就是说真正的圣人知道只保持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遵循自然之道的意思。所以我们说简能御繁,我们依循这唯一的大道就可以看清世间万物纷杂的变化和兴亡了。

 

 

 

不自见,故明

不自我表现,反而能显明自己。

我们说不少人都非常讨厌和反感比自己强的人,

尤其在一个大家都差不多的环境里。我们说能够心认为别人很好,并且真心地为别人高兴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如果你爱出风头,那么就会有人有意或无意地将你未来的机会给挡下,明白这些事实现象,能够平平淡淡做自己,与人不存偏见,那么别人就会回报给你温和的世界和默默的支持,那么你就是不自见故明了

 

 

 

不自是,故彰

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

我们说我们说聪明的人永远不低估别人的意见和智商。而这里的不自是呢,是指你真正有了一定的能力和影响,你还能做到不自是,那么你的声名将会很快传播开来。

刘邦是个大流氓,但是他呢,不自以为是,懂得如何用人,重用了汉初三杰,后面才有了汉朝400年的天下。而三国的袁绍呢,自以为是,自己10万大军败给曹操2万的兵力,最后只剩几百骑兵逃亡,最后郁郁而终。所以呢,老子认为不自是,是个人修身乃至圣人治国的重要条件之一,也可以说他是我们说的谦虚的一种体现。

 

不自伐,故有功

伐,夸耀

不自吹自擂,反而能功勋卓著。

你不自夸,你的功就一直存在。也就是我们前面见过的功成而弗居,不多讲了。

 

不自矜,故长(zhǎng)

矜,骄傲。

长,受人尊敬的意思。

不自高自大,反而能受人尊敬。就是说一个人能够不骄傲,他的德性才能长久。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正因为善于谦让不与世人相争,所以天下反而没有谁能与之争高低。

其实这里老子侧重的是讲人心,讲人在你争我斗间,所产生的都是私心,都是为了满足自身所要达到的目的,所想得到的名利等等。而当人们能够抛弃私心,无私无我,先人后己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会是另一番和谐的景象。也就是我们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了。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古人所说的“曲则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

 

诚全而归之。

归,就是归属的意思。

诚全而归之意思是上面这些都会得到的。就是说是如果你能做到前面说的曲枉洼蔽和少,那么你就能得到后面我们说的明彰有功和长了。就是说上面的这一切都是可行践的,不是空话和大话。

 

本章的内容基本就讲完了,本章的内容呢主要阐述了老子四不自(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安身处世之道。下一章老子话锋一转,开篇就提出了希言自然,那什么是希言自然呢?欢迎大家明天继续学习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的内容。

 

如果你喜欢四哥评品书,就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读书计划吧。在这里我们只读经典,只读精华,让你的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价值。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By 四哥品书


More shows like 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

View all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17 Listeners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by 静境Joanne内在成长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