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
或强或羸;或载或隳(huì)。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我们来看第一句。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为,强力而为,妄为。
不得已,得不到,达不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就是说
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制的办法去做,我看他不能达到目的。
所以,我们说夏桀被商汤取代,而商纣被周武王取代。夏桀和商纣的强力暴政,是不可能长久的,而后面的商汤和周武王即便是使用了强力,也是迫不得已,也是为了天下苍生百姓长期的安定,而不是过分的压榨和鱼肉。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神器,神奇造化之物。
为,妄为,强力而为
执,把持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就是说
“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采用强制的办法,不能加以把持。
我们说什么是天命?天命就是人心。所以天下就是用人心换得的,而不是强力来取得,所以,顺天意得民心才可得天下。作为执政者,你不可以为所欲为,不可以强力把持。否则只能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而被提前淘汰出局了。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用强力施为的,一定会失败;用强力加以把持的一定会失去。
我们说失败失败,就是因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如果你强力拿着执政的位置,自己攥着不放。那么你必将会失去它。
孙中山把位子让给袁世凯,所以我们称孙中山为国父,而称袁世凯为国贼。秦始皇就是不想死,所以晚年的重点就是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去大肆兴建陵墓,祸祸百姓。结果被来想来个始皇万世,没想到到二世就亡了。
所以治理天下,老子一贯讲究无为而治,要顺其自然,要因势利导。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圣人不任意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着不放,所以不会失去。
这里面有个“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要顺势而为。
国民党共产党相争时期,两党都宣称自己的合法合理性,当时许多人都看不明白,连斯大林也没看明白。但结果证明,不是国民党无能,是共产党能够顺势而为,顺天应人,所以最终才能故无败而故无失了。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
行,主动的行动。随,被动的跟随。
歔,同嘘,嘘寒问暖的嘘。慢慢的吹,就是嘘。
嘘气使之变暖,吹气使之变冷。所以嘘和吹就是指冷暖之意,引申为人情的冷暖。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 就是说
世人的秉性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选择在前面冲锋陷阵,有的选择在后面随波逐流;有的人待人热情,有的人对人冷淡。
或强或羸;或载或隳(huì)。
羸,就是弱
隳,坠落,不安定
有的人做事强势,有的处事羸弱;有的人很安定,有的人则很危险。
老子这八个或(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给大家描绘了一副浮世百态图,告诉我们千人千面,一千个人有一千张不同的面孔,性格各有差异,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圣人该如何治理天下百姓呢?下面老子给了我们答案。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因此,圣人要去除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做法。
这句话是老子今后讲三宝的前奏。老子三宝,慈,俭,谦,说的就是这里的去甚,去奢,去泰。
慈,慈爱,就是对待老百姓不要太苛刻,就是我们说的去甚;俭,就是不要太奢侈,不要过度挥霍,就是这里去奢;谦,就是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这里的去泰。
总的来说,老子就是告诉我们舍弃极端,采取中庸态度,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好了,本章文字的内容基本都讲完了,本章整篇的内容呢,都在讲圣人的无为而治,具体在做的过程中呢,不能强加干涉,不能强加把持,而要因势利导,顺应自然。这一点和儒家还是有所不同的。儒家经常说,一个人要有“中流砥柱”的精神,就是说大水来了,你要要站在河流中间挡住。这样的结果就是,如果水小你或许还可以“砥”一下,一旦水太大了,那么你可能就被淹死了,那么你这个就“中流”不能“砥柱”了。而道家的思想不是这样的,道家讲究“因势利导”,不是要把水流给堵住,而是在下游开一些沟渠,把水顺势往下疏导,那么自然水灾也就得以避免了。这就是老子倡导的因势利导,顺序物应情的思想。
好,我们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明天继续学习,道德经第三十章的内容。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微信公众号:四哥品书圈
知识星球:四哥品书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
或强或羸;或载或隳(huì)。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我们来看第一句。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为,强力而为,妄为。
不得已,得不到,达不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就是说
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制的办法去做,我看他不能达到目的。
所以,我们说夏桀被商汤取代,而商纣被周武王取代。夏桀和商纣的强力暴政,是不可能长久的,而后面的商汤和周武王即便是使用了强力,也是迫不得已,也是为了天下苍生百姓长期的安定,而不是过分的压榨和鱼肉。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神器,神奇造化之物。
为,妄为,强力而为
执,把持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就是说
“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采用强制的办法,不能加以把持。
我们说什么是天命?天命就是人心。所以天下就是用人心换得的,而不是强力来取得,所以,顺天意得民心才可得天下。作为执政者,你不可以为所欲为,不可以强力把持。否则只能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而被提前淘汰出局了。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用强力施为的,一定会失败;用强力加以把持的一定会失去。
我们说失败失败,就是因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如果你强力拿着执政的位置,自己攥着不放。那么你必将会失去它。
孙中山把位子让给袁世凯,所以我们称孙中山为国父,而称袁世凯为国贼。秦始皇就是不想死,所以晚年的重点就是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去大肆兴建陵墓,祸祸百姓。结果被来想来个始皇万世,没想到到二世就亡了。
所以治理天下,老子一贯讲究无为而治,要顺其自然,要因势利导。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圣人不任意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着不放,所以不会失去。
这里面有个“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要顺势而为。
国民党共产党相争时期,两党都宣称自己的合法合理性,当时许多人都看不明白,连斯大林也没看明白。但结果证明,不是国民党无能,是共产党能够顺势而为,顺天应人,所以最终才能故无败而故无失了。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
行,主动的行动。随,被动的跟随。
歔,同嘘,嘘寒问暖的嘘。慢慢的吹,就是嘘。
嘘气使之变暖,吹气使之变冷。所以嘘和吹就是指冷暖之意,引申为人情的冷暖。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 就是说
世人的秉性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选择在前面冲锋陷阵,有的选择在后面随波逐流;有的人待人热情,有的人对人冷淡。
或强或羸;或载或隳(huì)。
羸,就是弱
隳,坠落,不安定
有的人做事强势,有的处事羸弱;有的人很安定,有的人则很危险。
老子这八个或(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给大家描绘了一副浮世百态图,告诉我们千人千面,一千个人有一千张不同的面孔,性格各有差异,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圣人该如何治理天下百姓呢?下面老子给了我们答案。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因此,圣人要去除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做法。
这句话是老子今后讲三宝的前奏。老子三宝,慈,俭,谦,说的就是这里的去甚,去奢,去泰。
慈,慈爱,就是对待老百姓不要太苛刻,就是我们说的去甚;俭,就是不要太奢侈,不要过度挥霍,就是这里去奢;谦,就是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这里的去泰。
总的来说,老子就是告诉我们舍弃极端,采取中庸态度,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好了,本章文字的内容基本都讲完了,本章整篇的内容呢,都在讲圣人的无为而治,具体在做的过程中呢,不能强加干涉,不能强加把持,而要因势利导,顺应自然。这一点和儒家还是有所不同的。儒家经常说,一个人要有“中流砥柱”的精神,就是说大水来了,你要要站在河流中间挡住。这样的结果就是,如果水小你或许还可以“砥”一下,一旦水太大了,那么你可能就被淹死了,那么你这个就“中流”不能“砥柱”了。而道家的思想不是这样的,道家讲究“因势利导”,不是要把水流给堵住,而是在下游开一些沟渠,把水顺势往下疏导,那么自然水灾也就得以避免了。这就是老子倡导的因势利导,顺序物应情的思想。
好,我们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明天继续学习,道德经第三十章的内容。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微信公众号:四哥品书圈
知识星球:四哥品书
417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