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Listen Later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

少言政令,少扰民众才是合乎自然之道。

就是告诫执政者要少言,要贵言,要少以强制性的法令对百姓横加干涉,更不要施行暴政,而要行“清静无为”之政,这才符合于自然规律,这才能使百姓安然和谐。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再大的狂风也刮不过一个早上,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在有些事情上面就应该看开一些,有好运时也会有坏运,坏运来时好运也不远!所以人们无论遇到所谓好坏都要保持淡然和沉静。就像我们说的,人生要保持一个视角,就是站在半山腰的视角,因为如果你老是站在山底呢,那么你就会觉得山脚太阴暗,而山顶太高了,好像永远也到不了山顶,而你老是站在山顶呢,就会自高自大,而没有上进心了。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站在山腰的状态,平等平静的看待山顶和山底。

而在为政方面,我们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它又给统治阶级敲响了警钟,告诫执政者不要妄为,不要逆天行事。

我们说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功绩我们不去否定,但他为政期间的暴政却着实令人发指。他视百姓为草芥,大兴土木,大用刑罚,人民苦不堪言。我们说王要以民为天,而秦反之,则民之天叫停了嬴政的飘风和骤雨,顺便收回了秦朝统治的权利,就这样,统一六国的秦朝仅仅持续了15年就画上了句号。所以说作为执政者,不要任意妄为,盘剥百姓,而要顺物应情,依道而行。

 

孰为此者?天地。

谁制造的狂风暴雨呢?是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天地兴风起雨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所以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能够遵照道的特性行事的人,则与大道相合;

能够遵照德的特性行事的人,则与大德相合;

不遵照道和德的特性行事的人,则为失道失德了。

这里就讲了人们做事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合于道,第二个层次合于德,第三个层次则无道无德了。我们说天地什么都不说,但是他可以让四时更替,可以让万物生焉。那么天地就是第一个层次的做事方式,与道相合,无为而无不为,好像什么都没做,但是好像又把所有事情都做了。而孔子推行的仁政,则属于第二层次的做事方式,没有道的概念,只有围绕个人相关的仁义礼智信这些方面的内容展开,所以我们说它是合于大德在做事。而像秦始皇这样的倒行逆施的暴政呢,就是第三层次的做事方式了,他失道失德,失去民心,从而失掉江山了。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从事于道的人,得道之人就乐于接受他。从事于德的人,大德之人就乐于接受他。没有道也没有德的人,丧德的人乐于接受他。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做事的时候,要合乎自然,也就是按照大道和大德来行事。按照大道来行事的人,大道也乐于帮助他,愿意与他和谐相处。如果我们违背了自然规律,不但得不到益处,反而会受到道德的遗弃,和大道所强背离,必然会遭受痛苦和灾祸。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会相信他。

上面有不诚信,下面就会有不信赖的产生,而长时间的不相信,就是政权动摇的危险信号了。这句话在十七章里出现过,都是讲执政者的信念和诚信,对百姓和国家的巨大影响。

细心的书友也会发现,本章的内容是对十七章内容的一个补充和说明。而本章和十七章连起来呢,又是对第二章的一个阐述和延展。所以我们说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打开道德经的两扇门,它们是道德经整本书的思想和主旨。

 

好,本章的内容就基本讲完了,欢迎大家明天来继续学习道德经第二十四章的内容。

 

如果你喜欢四哥评品书,就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读书计划吧。在这里我们只读经典,只读精华,让你的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价值。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By 四哥品书


More shows like 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

View all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17 Listeners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by 静境Joanne内在成长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