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我们来看第一句。
企者不立;
企:就是翘起足,用脚尖站立。
企者不立就是说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
你想要高于其他人,高人一等,所以就踮着脚,但是你能立多久呢,你可能还会摔倒。所以做事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不要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
跨者不行;
跨:加大步伐,想要快速行走。
跨者不行就是说脚步跨得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
你三步并作两步,只能走路着急的时候赶一下,一直这样,是走不了多远的。老是想争为人先,只能欲速则不达。自然是不允许你造作的,造作东西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东西,那么必将会被时光磨去棱角,而被淘汰出局。
企者不立和跨者不行两者连起来呢,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脱离自然而一味的追求高于别人,快于别人,强于别人。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是短暂而不能持久的。
自见者不明;
这句话和后面的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几句话呢,其实在二十二章我们就提及到,那么老子呢,在这里呢,就把它汇集起来就是为了统一告诉我们在修身方面,哪些事情不要做。在这里我们简单来理解一下就好了。
自见者不明就是说自表现自己的,反而最后得不到彰明。我们做人要谦虚,我们说空心的乔秆举头向天,而充实的麦穗却低头不语告诉我们要做踏实谦虚的麦穗,不要做头脑空空而浮躁的乔秆。
自是者不彰;
就是说自以为是的,反而最后得不到显昭。
佛陀说:不能自是他非,不能赞自毁他你不能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人是错的。也不能总听不见意见,否则这样呢,你只是把自己和群众孤立开来了,那么不是把你自己彰显出来了,而是把别人彰显出来了,彰显出别人的谦卑,彰显出别人的包容了。
自伐者无功;
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勋。
庄子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修养达到神化的人无意于求功,修养到圣人的人无意于求名。我们说神人圣人从不夸耀从不炫耀,低调做事,从不张扬,就是我们说的“润物细无声”了。
自矜者不长。
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被人尊重。
我们说,人的眼睛,唯一看不到的就是自己。要想得到尊重。只要学会去审视自己。先要有自知之明,然后谦虚做事,才有可能被人尊重。
所以我们说上面这些事情你不注意,就是我们说的你如果自见,自是,自伐和自矜,这些方面你不注意,那么你不仅站不高,行不远,反而有可能会丢掉性命了。
三国的狂人祢衡,他嘲笑曹操不读诗书,不识贤能,不听忠言,是个浊人,曹操听后想杀了他,但又怕承担屠杀名士的恶名,因为曹操这个人虽然生性多疑,心狠手辣,但是他对人才还是非常爱惜的,他也不想坏了他的名声,所以呢就把祢衡推荐给了刘表,但刘表呢也被祢衡骂的气疯了,所以最后又把祢衡推荐给了黄祖,大家知道黄祖是个粗人,祢衡再次出言不逊,辱骂黄祖,结果呢性情暴躁的黄祖,一气之下,就让祢衡去领盒饭了。我们说祢衡自高自大,最终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所以呢有人认为,道德经还可以教给我们立足社会的平安生存之道,那么从老子上面教你的这些不要做的事情,我们就可见一斑了。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赘:多余的。赘形:多余的形体,就是指赘肉。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就是说
我们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多余的饭菜和身上的赘肉。
我们说吃饱了再吃和你身上的赘肉,都是不需要的东西,都是冗余之物。而人们,永远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很少人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明明知道七成饱是最好的状态,吃饱了撑得难受,但一旦碰到自己爱吃的好吃的就刹不住了,吃了一碗又一碗,总觉得吃不够。最终的结果就是各种健康问题,三高,肥胖等。所以老子说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形。你吃的每块身体不需要的肉肉,最终都会变成身上的肥膘甚至是肿瘤。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是不这会样做的。老子告诉我们上面的企者跨者以及下面的自见、自是、自我和自矜,这些行为都是不足取的,都是不对的,大的人事都不会做这样这些事情的。
好,本身的内容就基本讲完了。而下一章呢,大大有名,以至于没有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下一章的内容,在下一章,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点,好,欢迎大家明天来继续学习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内容。
如果你喜欢四哥评品书,就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读书计划吧。在这里我们只读经典,只读精华,让你的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价值。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我们来看第一句。
企者不立;
企:就是翘起足,用脚尖站立。
企者不立就是说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
你想要高于其他人,高人一等,所以就踮着脚,但是你能立多久呢,你可能还会摔倒。所以做事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不要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
跨者不行;
跨:加大步伐,想要快速行走。
跨者不行就是说脚步跨得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
你三步并作两步,只能走路着急的时候赶一下,一直这样,是走不了多远的。老是想争为人先,只能欲速则不达。自然是不允许你造作的,造作东西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东西,那么必将会被时光磨去棱角,而被淘汰出局。
企者不立和跨者不行两者连起来呢,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脱离自然而一味的追求高于别人,快于别人,强于别人。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是短暂而不能持久的。
自见者不明;
这句话和后面的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几句话呢,其实在二十二章我们就提及到,那么老子呢,在这里呢,就把它汇集起来就是为了统一告诉我们在修身方面,哪些事情不要做。在这里我们简单来理解一下就好了。
自见者不明就是说自表现自己的,反而最后得不到彰明。我们做人要谦虚,我们说空心的乔秆举头向天,而充实的麦穗却低头不语告诉我们要做踏实谦虚的麦穗,不要做头脑空空而浮躁的乔秆。
自是者不彰;
就是说自以为是的,反而最后得不到显昭。
佛陀说:不能自是他非,不能赞自毁他你不能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人是错的。也不能总听不见意见,否则这样呢,你只是把自己和群众孤立开来了,那么不是把你自己彰显出来了,而是把别人彰显出来了,彰显出别人的谦卑,彰显出别人的包容了。
自伐者无功;
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勋。
庄子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修养达到神化的人无意于求功,修养到圣人的人无意于求名。我们说神人圣人从不夸耀从不炫耀,低调做事,从不张扬,就是我们说的“润物细无声”了。
自矜者不长。
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被人尊重。
我们说,人的眼睛,唯一看不到的就是自己。要想得到尊重。只要学会去审视自己。先要有自知之明,然后谦虚做事,才有可能被人尊重。
所以我们说上面这些事情你不注意,就是我们说的你如果自见,自是,自伐和自矜,这些方面你不注意,那么你不仅站不高,行不远,反而有可能会丢掉性命了。
三国的狂人祢衡,他嘲笑曹操不读诗书,不识贤能,不听忠言,是个浊人,曹操听后想杀了他,但又怕承担屠杀名士的恶名,因为曹操这个人虽然生性多疑,心狠手辣,但是他对人才还是非常爱惜的,他也不想坏了他的名声,所以呢就把祢衡推荐给了刘表,但刘表呢也被祢衡骂的气疯了,所以最后又把祢衡推荐给了黄祖,大家知道黄祖是个粗人,祢衡再次出言不逊,辱骂黄祖,结果呢性情暴躁的黄祖,一气之下,就让祢衡去领盒饭了。我们说祢衡自高自大,最终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所以呢有人认为,道德经还可以教给我们立足社会的平安生存之道,那么从老子上面教你的这些不要做的事情,我们就可见一斑了。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赘:多余的。赘形:多余的形体,就是指赘肉。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就是说
我们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多余的饭菜和身上的赘肉。
我们说吃饱了再吃和你身上的赘肉,都是不需要的东西,都是冗余之物。而人们,永远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很少人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明明知道七成饱是最好的状态,吃饱了撑得难受,但一旦碰到自己爱吃的好吃的就刹不住了,吃了一碗又一碗,总觉得吃不够。最终的结果就是各种健康问题,三高,肥胖等。所以老子说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形。你吃的每块身体不需要的肉肉,最终都会变成身上的肥膘甚至是肿瘤。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是不这会样做的。老子告诉我们上面的企者跨者以及下面的自见、自是、自我和自矜,这些行为都是不足取的,都是不对的,大的人事都不会做这样这些事情的。
好,本身的内容就基本讲完了。而下一章呢,大大有名,以至于没有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下一章的内容,在下一章,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点,好,欢迎大家明天来继续学习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内容。
如果你喜欢四哥评品书,就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读书计划吧。在这里我们只读经典,只读精华,让你的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价值。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417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