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Listen Later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说本章呢,真是太有名了。大家可以把它背下来,作为常识储备。而本章的内容呢是对我们道德经第一章的演绎和延伸。它通过对“道”的形象、运作、功能进行初步的描述,从而提出了道、天、地、人的宇宙四大格局。

好,我们来看第一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

这个东西是什么啊?就是值得我们说的道。

就是说到在天地产生之前呢,就浑浑沌沌的存在着。然后呢,就是我们说的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了。就是说我们这个浑沌呢,一经开辟呢,天地呢,就产生了。然后天地呢,又产生了万物。然后天地所生的万物又开始不断运动、不断生灭。如此一个过程。

我们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指的就是天地。所以呢,在两仪产生之前呢,就是太极,那么我们这里说的有物混成的状态呢,指的就是太极的状态。

 

寂兮寥兮,

寂,没有声音,寥,没有形体。

寂兮寥兮就是寂静而空虚的样子。

就是说道静而无声者,无音声可求;空远而无象,不见其始,不知其终。还是讲道的虚空和微妙的特点。

 

独立而不改,

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

道的存在,没有可以跟它相比的,没有第二个东西和他一样的存在,所以这里阐述了道的唯一性。

天地虽有改易,而此物从不改变。

 

周行而不殆

殆,通怠。

周行而不殆就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

这里阐述了道的永恒性。道的变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我们说天崩地裂归于混沌,然后混沌始分而天地生。就是告诉我们天地万物皆变,不变的唯有“道”。

 

可以为天地母。

母,根本。

可以为天地母就是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我们说这里面有一个母字。除了儒家,其它宗教好像都对女性,母性评价都很高。佛教有观音菩萨,天主教有圣母玛利亚。父母是我们崇拜的对象,天地是我们崇拜的对象,老子此处指出,崇拜的对象还要加上一位,就是道。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取个字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叫做“大”。

我们说古时候,给人起名,要有名,还要有字啊。这个名和字还是不一样的。我们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在这里呢,对道的形容呢,也是一样的。它的名是大,它的字呢是道。所以我连起来呢就是大道。它大而无外,以至于无所不包容。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反:返。意为返回到原点。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就是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我们说要理解这句话呢,要理解一个字,就是逝,逝,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我们就称之为逝。

就像你向水里投入一颗石子,投入石子之前呢,整个水平面呢是平静的。就是道一个状态。然后你投下石子,水面呢,就会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这就是大曰逝的过程,涟漪就会一圈一圈的慢慢向外扩散,这就是逝曰远的过程,然后涟漪就慢慢的消失,整个水平面又归于平静,这就是远曰反的过程。

所以我们说天道好还,万法归一万事万物都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和同时代的经典相比,把人的地位能看成至高无上的,也就道家这一派,我们说这也就是老子当时独特的观点和先进的认知。因为在老子这里没有鬼神之说,只有道和三才,三才指的就是天地人。老子在这里就是把人提出来和道、天、地相提并论,来突出它的重要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域中: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

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即以……为法则,效法的意思。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这是传统的解释方法,我们觉得有些机械,似乎不合情理,人当然可以效法地,那么地作为一物,怎么能效法天呢?那么天同样也做一物,怎么又能效法道呢,所以我们还是倾向于下面这样理解:

就是讲人要效法地,人要效法天,人要效法道,最后呢要像道一样自然而然。这样这个逻辑上就合理多了。

所以我们说地是自然而然的,天是自然而然的。化生天地的道也是自然而然的。

但我们需要强调,用智不及无知乱用技巧智力和知识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还不如没有技巧,没有智谋,其后果反而会更好一些。我们说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自然的智慧面前呢,简直不值一提。人类的自作聪明就是在破坏自然,破坏生态,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天和地。

所以,在雾霾遮天,臭水横流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好好想想,老子所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传世箴言,在现代,具有多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警醒作用。

 

好,本章的内容就基本讲完了,欢迎大家明天继续来学习道德经第二十六章的内容。

 

如果你喜欢四哥评品书,就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读书计划吧。在这里我们只读经典,只读精华,让你的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价值。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By 四哥品书


More shows like 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

View all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17 Listeners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by 静境Joanne内在成长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