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

《道德经》第二十章 食母之贵


Listen Later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儽儽(lěi)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dàn)兮其若海,

飂(liù)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本章的内容有些长,但它还不是道德经最长的。我们说在本章,老子难得用一些华丽的语言,描写了,世人流光溢彩的虚荣和繁华之景来衬托自己的淡泊宁静之心。我们来看第一句。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唯,恭敬地答应,就是形容顺从的样子。

阿,怠慢地答应,呵斥的意思就,表示是傲慢的样子。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就是说

应诺和呵斥,相差有多远呢?老子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对别人应该恭敬,但是呢,如果遇到别人的傲慢呢,我们也不要太在意。因为恭敬和傲慢其实是没有多大差别的,为道的人是不会太在意这些表面的细节的。我们说唐太宗每次和魏征谈完话之后呢,都要出去散步。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我不出来走走,我怕我杀了他。因为唐太宗知道魏征每次的谏言都是有理有据切中要害,但就是受不了魏征激切的进言方式。我们说正是因为唐太宗能够看淡这些表面的细节,能够遵循道义,广纳谏言,所以呢,才成就了早唐闻名千古的贞观之治。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美好和丑恶,相差有多远呢?

老子呢就是让我们要看到善的坏,还要看到恶的好。前面第二章老子就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就告诉了我们美与丑,善与恶的辩证和统一的关系,这里我们就不多讲了。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别人所畏惧的,自己也不可不畏惧。

就是告诉我们要不要标新立异,不要惊世骇俗。别人害怕的东西,你也要表现出害怕。这个呢,就是我们说的和其光同其尘了。即使你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你还是要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里老子就告诉我能要韬光养晦,要锋芒内敛。

 

荒兮,其未央哉!

荒就是大而远的样子。央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说中央就是中间和中心的意思。那么到底是什么的中间,什么的中心呢?所以,央就是尽头边界的意思。中央呢,就是这个边界的中心。那么未央,就是没有尽头意思。

荒兮,其未央哉就是说

这里面的道理啊,广袤辽阔,而没有尽头。

老子呢,在这里是用一个比喻,来讲大道的修行是一个终身进取的过程,永远没有尽头和边界。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太牢,我们说旧时祭祀,用牛﹑羊﹑猪三样牲畜,我们就叫叫太牢﹐如果只用羊﹑猪两样呢,就叫少牢。享太牢就是参加丰盛的宴席的意思。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就是说

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就像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就像春天登台眺望美景一样。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就是说人们为了名利忙忙碌碌而不知疲倦。我们每天都去赴宴,每天都去应酬。世人为名利奔波,为名利所累。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兆,征兆。未兆:没有征兆、没有预感和迹象形容不炫耀自己,无动于衷的意思。

孩:同“咳”,形容婴儿的笑声,就是只指有了一定意识的儿童,我们叫孩。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就是说

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对名利无动于衷,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无欲无求。

修道的人能够独自甘守寂寞,能够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因为他知道借助外在的事物而享乐,一旦外在的事物消失了,他们的快乐也就不存在了。外在物像的转瞬即逝,所以为道一定要保持淡泊恬静的心境。就像佛家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此这样,也就无所谓得失了。

 

儽儽(lěi)兮,若无所归。

儽儽,颓废,指修道的人表面懒散疲倦的样子。

儽儽(lěi)兮,若无所归 就是说

修道的人看上去,疲倦闲散,好像没有家一样。

我们说有大智慧的人,表面上看着处处无家,其实内心是处处有家。所以我们说在闹世,众人内心是不安和躁动的,而修行的人,内心却是安然而自在的。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遗”:遗失,缺失,这里指不谙世事,笨拙木讷的意思,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就是说

众人都表现得才智过人、游刃有余,而我却是一副不谙世事、笨拙木讷的样子。

大家都满腹壮志,而我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就是大家都追求名利权情,不知满足。而这些呢,却是我都丢掉的东西,我遗世而独立。所以我们说老子不仅舍财舍利,而且能够做到舍念,可谓真正的大舍。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愚人,打引号的,大智若愚的,淳朴的。

沌沌兮:混沌,不清楚的。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就是说

别人看来,我只有一颗愚人的心,每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那么老子的心到底是什么心呢?我们说就是指他有一颗坚定的求道之心。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昭昭,显示,显露的意思。

昏昏,昏昏沉沉的样子。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就是说

众人都争相炫耀,显露光芒,唯独我昏昏昧昧,迷迷糊糊的。

老子对别人的卖弄和炫耀不发言论,表达了他难得糊涂,所以我们说君子木讷。与其追求富贵和名利,不如做个愚人,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察察,就是挑毛病,明察秋毫,自以为高明,很精明的样子。

闷闷,就是浑浊,不清楚的意思,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就是说

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茫然无知。

老子永远不做聪明人,不管身边的人多聪明,他都糊糊涂涂的。哪怕他心里知道怎么回事,他也愿意糊涂一些,老是显示自己精明的人,没人会喜欢,做人不要太精明。

 

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

澹,安静恬静的意思,飂,高风飘浮的意思

像海那样的恬静而辽阔,像高风一样飘逸不定。

这里体现了老子修行中动静结合的品性特征,

内部深远沉静,而在外又生生不息。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以,用的意思。

顽,谦辞,愿意指迟钝愚蠢的意思,愚顽不灵。

鄙,谦辞,见识浅陋,说自己才疏学浅。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就是说

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显得愚昧而笨拙。老子通过众人的贪婪来反衬自己的淡泊名利。正因为“我”愚笨,所以心灵空虚,了无牵挂,无为而自在。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食母,就是指资养万物的“道”。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就是说

我唯独与人不同,因为我以守“道”为贵。

说老子在生活态度上和价值取向与世俗不同:世俗的人,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货利;而老子则甘守淡泊,淡然无系,只求精神的提升。

 

好,本章的内容就基本讲完了,本章呢我们说老子大智若愚,他抛弃世俗的名利权情,讲述了自己淡泊名利而贵食母的人生追求和目标。下一章,老子第一次正式的提出了德,那么老子认为的德又是什么样的呢?欢迎大家明天来继续学习学习道德经二十一章的内容。

 

如果你喜欢四哥评品书,就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读书计划吧。在这里我们只读经典,只读精华,让你的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价值。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By 四哥品书


More shows like 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

View all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17 Listeners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by 静境Joanne内在成长

道德经 |老子原文朗读、释义及讲解(南怀瑾、陈鼓应)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