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夫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本章文字的内容历来争议很多,有人认为,现有很多版本都是将注释和原文混在了一起。那么这里呢,我们讲解一个最为简洁的版本,作为入门。
好,我们来看第一句。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兵器是不祥的器物,我们都很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是不会去使用它的。
当年美国在日本投射的原子弹,造成了20多万日本人死亡,现在美国和俄罗斯拥有的原子弹数量据说可以把地球毁灭一百次。而提起核武器的危害,我们说不光是人类害怕,可以说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在颤抖。所以,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 有道的人是不会去使用它的。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恬淡,安静,淡然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就是
兵器是你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使用的,而即使是不得已用的时候,也要用淡然处之的态度来对待他它。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战争的危害实在太大了,人在战争中,你的心理和行为都被扭曲了。真正经历过的战争的,就知道,战争中,奸淫掳掠,和野兽一样的,其实比野兽更厉害,多少人在战争中,杀人都杀红了眼。所以,战争是人类最丑陋的罪孽,是人性最彻底的毁灭。
提起诸葛亮,我们都认为它神奇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总会联想到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其实诸葛亮本人还是提倡攻心为上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诸葛亮在火烧藤甲军后,面对诸将,泪流满面,感慨道,我虽然有功于江山社稷,但必然会折损阳寿啊!
所以,老子说兵者不得已而用之,要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取得了胜利也不要炫耀,得意忘形,否则就是乐于杀人了。
你杀人是不对的,而你杀人是为了耀武扬威,那就更不对了。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乐于杀人的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
我们前面说过项羽杀人如麻,最后30岁自刎乌江,还有战国的李克说,吴国的灭亡,就是军队和百姓无休止的被卷入常年的战争,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所以,战争仅仅是迫不得已的一个手段,它不是目标,如果为了战争而战争,那就走入了万劫不复的歧途了。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莅:到达、到场。
用兵打仗必然杀人众多,因此要以悲伤哀痛的心情上战场,即使胜利了,也要用丧礼来处理它。
虽然打了胜仗,但不以为是喜事,而是以胜为丧;不是召开庆功大会,而是举行哀悼会,以丧礼处之。这种以胜为丧的反用,才是循天理,安民心的大道之用。
好,本章的内容基本讲完了,我们说,本章的内容还是讲用兵,老子三章连着说战争的事情,可见老子对于战争憎恶和痛恨之深切。下一章,老子话锋一转。开始讲道与法的关系,欢迎大家明天继续来学习,道德经第三十二章的内容。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微信公众号:四哥品书圈
知识星球:四哥品书
夫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本章文字的内容历来争议很多,有人认为,现有很多版本都是将注释和原文混在了一起。那么这里呢,我们讲解一个最为简洁的版本,作为入门。
好,我们来看第一句。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兵器是不祥的器物,我们都很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是不会去使用它的。
当年美国在日本投射的原子弹,造成了20多万日本人死亡,现在美国和俄罗斯拥有的原子弹数量据说可以把地球毁灭一百次。而提起核武器的危害,我们说不光是人类害怕,可以说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在颤抖。所以,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 有道的人是不会去使用它的。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恬淡,安静,淡然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就是
兵器是你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使用的,而即使是不得已用的时候,也要用淡然处之的态度来对待他它。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战争的危害实在太大了,人在战争中,你的心理和行为都被扭曲了。真正经历过的战争的,就知道,战争中,奸淫掳掠,和野兽一样的,其实比野兽更厉害,多少人在战争中,杀人都杀红了眼。所以,战争是人类最丑陋的罪孽,是人性最彻底的毁灭。
提起诸葛亮,我们都认为它神奇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总会联想到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其实诸葛亮本人还是提倡攻心为上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诸葛亮在火烧藤甲军后,面对诸将,泪流满面,感慨道,我虽然有功于江山社稷,但必然会折损阳寿啊!
所以,老子说兵者不得已而用之,要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取得了胜利也不要炫耀,得意忘形,否则就是乐于杀人了。
你杀人是不对的,而你杀人是为了耀武扬威,那就更不对了。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乐于杀人的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
我们前面说过项羽杀人如麻,最后30岁自刎乌江,还有战国的李克说,吴国的灭亡,就是军队和百姓无休止的被卷入常年的战争,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所以,战争仅仅是迫不得已的一个手段,它不是目标,如果为了战争而战争,那就走入了万劫不复的歧途了。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莅:到达、到场。
用兵打仗必然杀人众多,因此要以悲伤哀痛的心情上战场,即使胜利了,也要用丧礼来处理它。
虽然打了胜仗,但不以为是喜事,而是以胜为丧;不是召开庆功大会,而是举行哀悼会,以丧礼处之。这种以胜为丧的反用,才是循天理,安民心的大道之用。
好,本章的内容基本讲完了,我们说,本章的内容还是讲用兵,老子三章连着说战争的事情,可见老子对于战争憎恶和痛恨之深切。下一章,老子话锋一转。开始讲道与法的关系,欢迎大家明天继续来学习,道德经第三十二章的内容。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微信公众号:四哥品书圈
知识星球:四哥品书
417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