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我们说本章内容讲述了老子对用兵的看法,核心表达了老子的反战思想,所以我们说,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看来,都是很有其正面和积极的意义。好,我们来看第一句。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还,还报,报应
其事好还,这件事一定会有报应的。哪件事。就是用兵这件事,就是说用兵这件事一定会有报应的。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就是说
用“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能以兵力逞强于天下,因为穷兵黩武这种事情必然会得到报应的。
说起项羽,人们对项羽多是仰慕英雄之情,我们称他为西楚霸王,我们说项羽这个人,不仅刚愎自用,而且穷兵黩武,也许你不想知道,他还是个屠城专业户,据记载至少有六次屠城,其残暴程度空前绝后。他不仅杀降兵,而且还杀老幼病残,真是令人发指。所以我们说项羽30岁就死了,不得不感慨,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啊。用兵这件事一定会有报应的,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凶年,荒年,灾年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就是
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
为什么?一打仗,老百姓就流离失所,地就没人种,所以杂草就生了,所以地里就没有收成了,当然就是闹饥荒了,另外,一大仗就会有打砸抢,就会民不聊生,盗贼就会横行,天下就大乱了;另外,打仗就会有大量的人死亡,血流成河,尸体腐烂,没有卫生消毒,瘟疫就产生了,所以,老子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就是说 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所以我们说,百战百胜其实算不上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最高明的。所以,能不打就不打,上天有好生之德,何况天下百姓?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已,有了结果就算了,达到目的就算了。不要没完没了。不要不依不饶。
取强:逞强、好胜。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就是
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
杀了人,达到目的就可以了,不要杀了人还洋洋自得,引以为傲,这就不对了。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矜,自高自大,伐,自我夸耀,骄,骄傲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就是
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
为什么要果而勿强呢?老子下面紧接着说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因为你一旦果而勿强就物壮则老了,就早已了
早已,早死,很早完结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就是
事物一旦太过强大,就会走向衰朽了,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了,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了。
就像我们看的这个太极图,阴极就阳生了,而阳极阴生了一样。太强大就是说走向衰败的信号和标志。
魏武侯问李克:“吴国那么强大,为什么会这么快就灭亡了呢?是有什么原因呢?”
李克说:“吴国灭亡,是因为它每次都能都取得战争的胜利。”
魏武侯听了感到很奇怪:“每次战争都取得胜利,国家应该更加强大才对啊!”
李克说:“因为常常打仗,就会让军队和老百姓疲于奔命,而屡次胜利就会使得君主变得骄傲自满。骄傲自满的君主,就会任意妄为,而百姓疲于奔命就会心怀怨恨,心怀怨恨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谋反。从君主到百姓,都走上了极端的道路,难道吴国还不灭亡吗?”
所以,老子说物壮则老,不道早已。
好,本章的内容基本就讲完了。本章,老子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和观察,站在哲学的高度告诉了我们果而勿强物壮则老的万物发展规律。所以,我们说,老子谈战争呢,其实是为了反对战争。
好,欢迎大家明天继续来学习,道德经第三十一章的内容。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微信公众号:四哥品书圈
知识星球:四哥品书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我们说本章内容讲述了老子对用兵的看法,核心表达了老子的反战思想,所以我们说,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看来,都是很有其正面和积极的意义。好,我们来看第一句。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还,还报,报应
其事好还,这件事一定会有报应的。哪件事。就是用兵这件事,就是说用兵这件事一定会有报应的。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就是说
用“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能以兵力逞强于天下,因为穷兵黩武这种事情必然会得到报应的。
说起项羽,人们对项羽多是仰慕英雄之情,我们称他为西楚霸王,我们说项羽这个人,不仅刚愎自用,而且穷兵黩武,也许你不想知道,他还是个屠城专业户,据记载至少有六次屠城,其残暴程度空前绝后。他不仅杀降兵,而且还杀老幼病残,真是令人发指。所以我们说项羽30岁就死了,不得不感慨,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啊。用兵这件事一定会有报应的,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凶年,荒年,灾年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就是
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
为什么?一打仗,老百姓就流离失所,地就没人种,所以杂草就生了,所以地里就没有收成了,当然就是闹饥荒了,另外,一大仗就会有打砸抢,就会民不聊生,盗贼就会横行,天下就大乱了;另外,打仗就会有大量的人死亡,血流成河,尸体腐烂,没有卫生消毒,瘟疫就产生了,所以,老子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就是说 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所以我们说,百战百胜其实算不上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最高明的。所以,能不打就不打,上天有好生之德,何况天下百姓?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已,有了结果就算了,达到目的就算了。不要没完没了。不要不依不饶。
取强:逞强、好胜。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就是
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
杀了人,达到目的就可以了,不要杀了人还洋洋自得,引以为傲,这就不对了。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矜,自高自大,伐,自我夸耀,骄,骄傲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就是
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
为什么要果而勿强呢?老子下面紧接着说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因为你一旦果而勿强就物壮则老了,就早已了
早已,早死,很早完结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就是
事物一旦太过强大,就会走向衰朽了,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了,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了。
就像我们看的这个太极图,阴极就阳生了,而阳极阴生了一样。太强大就是说走向衰败的信号和标志。
魏武侯问李克:“吴国那么强大,为什么会这么快就灭亡了呢?是有什么原因呢?”
李克说:“吴国灭亡,是因为它每次都能都取得战争的胜利。”
魏武侯听了感到很奇怪:“每次战争都取得胜利,国家应该更加强大才对啊!”
李克说:“因为常常打仗,就会让军队和老百姓疲于奔命,而屡次胜利就会使得君主变得骄傲自满。骄傲自满的君主,就会任意妄为,而百姓疲于奔命就会心怀怨恨,心怀怨恨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谋反。从君主到百姓,都走上了极端的道路,难道吴国还不灭亡吗?”
所以,老子说物壮则老,不道早已。
好,本章的内容基本就讲完了。本章,老子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和观察,站在哲学的高度告诉了我们果而勿强物壮则老的万物发展规律。所以,我们说,老子谈战争呢,其实是为了反对战争。
好,欢迎大家明天继续来学习,道德经第三十一章的内容。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微信公众号:四哥品书圈
知识星球:四哥品书
417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