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致虚极,守静笃(dǔ)。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王,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我们说老子的道德经是诗一样的语言,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本章内容老子一气呵成,仿佛让我们感觉到沧海桑田的巨变和万物轮回的雄壮。
我们先看第一句。
致虚极
老子这里的虚呢,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我们前面说的惚恍的意思,也就是我们说的道的本体。
致虚极,就是要达到心境空明之极。
其实,致虚极是修行中的一种自我醒觉超脱的状态,是指修道者在修行中,身心融于太虚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状态。就是道家说的炼神还虚的状态,比较高级的状态。其实还有前面两个状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连起来就是道家修行的三个状态,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这三个状态。说到这里,我需要申明一下,这些状态,是我们静修一段时间后都会有的现象,所以不是迷信啊。已经有静坐,冥想或禅修的书友,应该都会有过这种感觉。
守静笃
笃(dǔ):笃实,坚定。
守静笃,就是说,要保持心境宁静与专一。
这就是让我们自己从浊到清的一个过程。四书中《大学》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以说,静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所以说守静笃,可以让我们清晰看见自己所有的念头和表象,从而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纷乱处事不惊,遇到大事泰然处之。诸葛亮一生征战沙场,如何能临危不惧,稳如泰山?因为诸葛亮说,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诸葛亮平时守静笃的功夫已经炉火纯青了。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作,就是兴起,生长的意思。
复,就是反复,或者循环往复的意思。
那么观复,就有两个意思了,一个就是反复观察观看的意思,而另一个就是观察它循环往复的规律。所以我们说马未都的博物馆起名观复博物馆,很是微妙。
万物并作,吾以关复,就是说,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
我们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看上去繁杂的万物,也有它们的内在的重复的规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佛家也说呢我们要经过成住坏空,然后因缘轮回,如此循环往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芸芸:纷杂茂盛,常用来形容草木的繁盛。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就是说,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
西方的基督教呢说,人死后呢,灵魂被上帝收走,而身体则归于尘土。按照他们的说法,上帝用泥巴捏了一个人,然后吹了一口气,他就变成了亚当。所以人死后,他的这口气还得被收回,就是他的灵魂,那么他的身体呢就变成了尘土,回归到大地。但我们中国人不太一样了,我们有很重的乡土观念。我们就称之为归根。我们一直以为世界是直的,然后不断向前发展,无穷无尽。可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世界是圆的,无论你怎么发展,你绕了一圈,最后都会回来的,都要归根的。就是道家说的,我们的所有,到最后都要归于无。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回归本原,还复本性。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就是说,返回本根可以称为清静,而清静就叫作复归本性。
其中,复命,现代解释完成使命后向上级回报情况。而我们在世的每个生命都有一个任务或使命,当这个任务、使命一旦完成了,也要复命,但它不是向上级复命,而是向宇宙大道、向生命的源头复命。这就是生命的真谛。所以庄子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我们最后都要回到那个根源的地方,那个虚无宁静的地方。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常,大道在事物中体现的永恒规律和法则。
明,就是智慧、通达、得道。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就是说,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律和法则则,认识和了解万物运动与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规律和法则,就可以称为聪慧明达。
什么意思?就是你知道了,归根结底,永恒不变的规律。那么你就是明道人了,对待万物,你才不会懵懵懂懂迷迷糊糊了,你才会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
不知常,妄作凶
就是说,不了解这个不变的规律律和法则,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
我们说这个长。你不是仅仅只复命这个狭义的厂。我们一般用它呢,就把它推及到万物的规律这个常。所以我们说,各行各业,各种关系都有他的常,商业有商业之常,家庭有家庭之常,为官有为官之常,从医有从医之唱,等等。违背了这些常,你去做事,那么就是没有抓住事物的根本和本质,结果就是功亏一篑,徒劳无功,劳民伤财了,而这就是就在偏离道了,那么结果呢,就是我们说的妄作凶了。
知常容,容乃公
容,就是大度的意思。
公,就是公正的意思。
知常容,容乃公,就是说,了解了这个不变的律则的人,就能做到宽容,做到了宽容就能坦然大公。
我提到包容,就会想到孔子说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日月都是无私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公无私,原因就是他们可以包容万物,覆载万物,照耀万物,不偏爱,不偏袒。放到我们人身上,每个人都能容纳别人,接受别人,那么这就是大同世界,这就是天下为公。
公乃王,王乃天
就是说,坦然大公才能君临天下,推行王道才合于天道。
这里面有个王道,那么什么是王道呢?我们说以力服人称之为霸,以理服人称之为王。所以,我们说尧舜,他们就是王道,成就的就是王业,而夏桀商纣呢就是霸道,成就的就是霸业。这里呢,老子的王呢,还有所不同,它突出的是公平公正,突出的是理,突出的是合道之王。从这里呢,我们依稀可以嗅出老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国主张,是什么呢,就是要就是合于大道,无为而治理。
天乃道,道乃久
就是说,符合自然,才能符合大道,依道而行,才能长久。
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和道相融,与道同体才能长久。所以我们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没身不殆
没身:终身。殆,危险。
没身不殆,就是说,终身可免于危险。
好的,这里边的内容基本就讲完了。本章主要讲了道家修身的六字真言,致虚极守静笃。告诉了我们没身不殆的方法。我们说道德经常读常新,什么时候你会觉得灵魂出窍,灵光乍现,那么就说明你的修行已经到一定阶段了。
道德经的内容包罗万象,有人说道德经是帝王之术,帝王之学,从本章就可见一斑,下一章的内容更是明显,直接告诉我们治国的相关内容。好,欢迎大家明天来继续学习,道德经第十七章的内容。
如果你喜欢四哥评品书,就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读书计划吧。在这里我们只读经典,只读精华,让你的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价值。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致虚极,守静笃(dǔ)。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王,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我们说老子的道德经是诗一样的语言,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本章内容老子一气呵成,仿佛让我们感觉到沧海桑田的巨变和万物轮回的雄壮。
我们先看第一句。
致虚极
老子这里的虚呢,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我们前面说的惚恍的意思,也就是我们说的道的本体。
致虚极,就是要达到心境空明之极。
其实,致虚极是修行中的一种自我醒觉超脱的状态,是指修道者在修行中,身心融于太虚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状态。就是道家说的炼神还虚的状态,比较高级的状态。其实还有前面两个状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连起来就是道家修行的三个状态,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这三个状态。说到这里,我需要申明一下,这些状态,是我们静修一段时间后都会有的现象,所以不是迷信啊。已经有静坐,冥想或禅修的书友,应该都会有过这种感觉。
守静笃
笃(dǔ):笃实,坚定。
守静笃,就是说,要保持心境宁静与专一。
这就是让我们自己从浊到清的一个过程。四书中《大学》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以说,静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所以说守静笃,可以让我们清晰看见自己所有的念头和表象,从而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纷乱处事不惊,遇到大事泰然处之。诸葛亮一生征战沙场,如何能临危不惧,稳如泰山?因为诸葛亮说,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诸葛亮平时守静笃的功夫已经炉火纯青了。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作,就是兴起,生长的意思。
复,就是反复,或者循环往复的意思。
那么观复,就有两个意思了,一个就是反复观察观看的意思,而另一个就是观察它循环往复的规律。所以我们说马未都的博物馆起名观复博物馆,很是微妙。
万物并作,吾以关复,就是说,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
我们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看上去繁杂的万物,也有它们的内在的重复的规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佛家也说呢我们要经过成住坏空,然后因缘轮回,如此循环往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芸芸:纷杂茂盛,常用来形容草木的繁盛。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就是说,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
西方的基督教呢说,人死后呢,灵魂被上帝收走,而身体则归于尘土。按照他们的说法,上帝用泥巴捏了一个人,然后吹了一口气,他就变成了亚当。所以人死后,他的这口气还得被收回,就是他的灵魂,那么他的身体呢就变成了尘土,回归到大地。但我们中国人不太一样了,我们有很重的乡土观念。我们就称之为归根。我们一直以为世界是直的,然后不断向前发展,无穷无尽。可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世界是圆的,无论你怎么发展,你绕了一圈,最后都会回来的,都要归根的。就是道家说的,我们的所有,到最后都要归于无。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回归本原,还复本性。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就是说,返回本根可以称为清静,而清静就叫作复归本性。
其中,复命,现代解释完成使命后向上级回报情况。而我们在世的每个生命都有一个任务或使命,当这个任务、使命一旦完成了,也要复命,但它不是向上级复命,而是向宇宙大道、向生命的源头复命。这就是生命的真谛。所以庄子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我们最后都要回到那个根源的地方,那个虚无宁静的地方。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常,大道在事物中体现的永恒规律和法则。
明,就是智慧、通达、得道。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就是说,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律和法则则,认识和了解万物运动与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规律和法则,就可以称为聪慧明达。
什么意思?就是你知道了,归根结底,永恒不变的规律。那么你就是明道人了,对待万物,你才不会懵懵懂懂迷迷糊糊了,你才会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
不知常,妄作凶
就是说,不了解这个不变的规律律和法则,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
我们说这个长。你不是仅仅只复命这个狭义的厂。我们一般用它呢,就把它推及到万物的规律这个常。所以我们说,各行各业,各种关系都有他的常,商业有商业之常,家庭有家庭之常,为官有为官之常,从医有从医之唱,等等。违背了这些常,你去做事,那么就是没有抓住事物的根本和本质,结果就是功亏一篑,徒劳无功,劳民伤财了,而这就是就在偏离道了,那么结果呢,就是我们说的妄作凶了。
知常容,容乃公
容,就是大度的意思。
公,就是公正的意思。
知常容,容乃公,就是说,了解了这个不变的律则的人,就能做到宽容,做到了宽容就能坦然大公。
我提到包容,就会想到孔子说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日月都是无私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公无私,原因就是他们可以包容万物,覆载万物,照耀万物,不偏爱,不偏袒。放到我们人身上,每个人都能容纳别人,接受别人,那么这就是大同世界,这就是天下为公。
公乃王,王乃天
就是说,坦然大公才能君临天下,推行王道才合于天道。
这里面有个王道,那么什么是王道呢?我们说以力服人称之为霸,以理服人称之为王。所以,我们说尧舜,他们就是王道,成就的就是王业,而夏桀商纣呢就是霸道,成就的就是霸业。这里呢,老子的王呢,还有所不同,它突出的是公平公正,突出的是理,突出的是合道之王。从这里呢,我们依稀可以嗅出老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国主张,是什么呢,就是要就是合于大道,无为而治理。
天乃道,道乃久
就是说,符合自然,才能符合大道,依道而行,才能长久。
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和道相融,与道同体才能长久。所以我们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没身不殆
没身:终身。殆,危险。
没身不殆,就是说,终身可免于危险。
好的,这里边的内容基本就讲完了。本章主要讲了道家修身的六字真言,致虚极守静笃。告诉了我们没身不殆的方法。我们说道德经常读常新,什么时候你会觉得灵魂出窍,灵光乍现,那么就说明你的修行已经到一定阶段了。
道德经的内容包罗万象,有人说道德经是帝王之术,帝王之学,从本章就可见一斑,下一章的内容更是明显,直接告诉我们治国的相关内容。好,欢迎大家明天来继续学习,道德经第十七章的内容。
如果你喜欢四哥评品书,就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读书计划吧。在这里我们只读经典,只读精华,让你的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价值。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道德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
经典名著,读不懂?没时间?加入四哥品书读书圈。每天10分钟,每年100讲精品语音课程,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选择相册中新图片)
417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