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本章老子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要知足知止的道理。
我们来看第一句。
名与身孰亲?
名位与生命相比哪一个更亲近?
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患上了皮肤病、肝炎、肾炎、高血压、抑郁症等疾病,最终选择了自杀。乔帮主乔布斯,缔造了苹果帝国,却于56岁就死于胰腺癌。我们说,海明威和乔布斯都有了世人瞩目的名位,却丧失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们说,多少英雄豪杰都英年早逝。所以,我们如果没有了肉身的加持,原本还可以发挥自己能量和贡献,到最后只能扼腕长叹,追悔莫及了。
所以,和生命相比,名位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单独把名位拎出来,我们允许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和在意程度。
比如,苏轼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就是说,人生的漂泊和经历应该就像什么呢?就像四处飞行的鸿鹄一样,偶尔在雪地上留下自己脚印。什么意思,苏轼认为人生留不留痕迹,能有多大的名气,并不重要,随心就好,表达了了苏轼对于名位轻薄淡然的态度。
当然,也有人把名位看做比自己的命还重要,这是个人的选择,我们不加评论。
我们说,老子在这里,只为给世人以警醒,告诉我们要慧眼看生命,要冷眼看功名。
身与货孰多?
多,重要,贵重的意思。
货,财货。
连起来,生命与财货相比哪一样更贵重?
我们说,上句说的是名,这句说的就是利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间的人为了财货,可以不择手段,可以跟你拼命。在这里同样,老子突出了生命的可贵。
2020,在美国疫情大爆发的时刻,美国国内仍然有些人,宁肯冒着生死的危险也要抗议隔离,呼吁马上复工。我们暂且不说其背后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但事实就是,这就叫不分轻重的愚昧和无知。难怪老子说,身与货孰多?生命和钱财,哪个更重要,难道很难理解吗?
商业有商业的价值,但是一个国家所有的人都视财如命,所有事情都向钱看,那么这个国家就出问题了,因为你想,他为了赚钱,为了利益,就可以没有底线,没有节操了。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变成一个畸形的国家,因为它只用一条腿走路,只有物质文明而没有精神文明的国家,是走不稳,也走不远的。
得与亡孰病?
亡,失去。
病,危害的意思。
得到名位、财货而失去生命,与失去名位、财货而保全生命相比,哪一个更有危害?
这句话是对上面两句的总结,用疑问的方式肯定了生命的重要。
甚爱必大费;
甚,过分的。
过分地追求名位,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
我们说,你甚爱了,必然求之心切,求之心切你就必费大力,必耗大财。因为甚爱,所以当你失去,你就会不甘心,你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得到它,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们说,对于身外之物的名和利,现在好多人都把关系弄反了,本来被应该是为我所用,变成了被其奴役。
结果就是,个人为了利益进行争夺,国家为了利益发生了矛盾,甚至发动了战争。
多藏必厚亡。
厚,严重,惨重。
亡,失去,丧失。
过多地积敛财货,必定会遭到惨重的损失。
我们经常说,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君子有什么罪呢?只不过他身上有一块玉罢了。自己不要贪图财宝,可以免祸。财宝本身都没有罪过,要说有罪,就是你把过多的财富故意显露和摆放出来那么你就给心术不正的人,一个摧毁和抢夺的理由了。
和珅,大贪官和珅,从政期间,疯狂的敛财,以至富可敌国,确切的说他的财富相当于当时整个朝廷15年的收入。这么多的财富,最终埋葬了和珅,落得个人财两空,家破人亡。真真应验了老子的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所以,人的内心知道满足就不会使自己受到耻辱,人的行为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受危险,这样便可以平安长久。
这句话里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其中,知足是内心的节制,而知止是行为上的节制。
我们说,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不攀比,不争夺,那是需要很大的勇气,需要有很大的聪明的。
大家都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时候要停止。
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一生对外扩充,扩大,据说鼎盛时期国家版图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但是我们说,蒙古 帝国只知道如何征战,如何扩充,但是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最后,威震欧亚,所向披靡的蒙古帝国仅仅持续了50多年就土崩瓦解了。
所以老子说,只有知止才可以不殆,才可以长久。
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如果能够做到内心的知足,行为的知止,才算得上是大智慧和决策的英明,否则就只能是英雄气短,国家空虚了。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如果你喜欢四哥品书,就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读书计划吧。在这里我们只读经典,只读精华,让你的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价值。
每天10分钟的经典精讲,每年100讲经典国学,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本章老子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要知足知止的道理。
我们来看第一句。
名与身孰亲?
名位与生命相比哪一个更亲近?
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患上了皮肤病、肝炎、肾炎、高血压、抑郁症等疾病,最终选择了自杀。乔帮主乔布斯,缔造了苹果帝国,却于56岁就死于胰腺癌。我们说,海明威和乔布斯都有了世人瞩目的名位,却丧失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们说,多少英雄豪杰都英年早逝。所以,我们如果没有了肉身的加持,原本还可以发挥自己能量和贡献,到最后只能扼腕长叹,追悔莫及了。
所以,和生命相比,名位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单独把名位拎出来,我们允许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和在意程度。
比如,苏轼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就是说,人生的漂泊和经历应该就像什么呢?就像四处飞行的鸿鹄一样,偶尔在雪地上留下自己脚印。什么意思,苏轼认为人生留不留痕迹,能有多大的名气,并不重要,随心就好,表达了了苏轼对于名位轻薄淡然的态度。
当然,也有人把名位看做比自己的命还重要,这是个人的选择,我们不加评论。
我们说,老子在这里,只为给世人以警醒,告诉我们要慧眼看生命,要冷眼看功名。
身与货孰多?
多,重要,贵重的意思。
货,财货。
连起来,生命与财货相比哪一样更贵重?
我们说,上句说的是名,这句说的就是利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间的人为了财货,可以不择手段,可以跟你拼命。在这里同样,老子突出了生命的可贵。
2020,在美国疫情大爆发的时刻,美国国内仍然有些人,宁肯冒着生死的危险也要抗议隔离,呼吁马上复工。我们暂且不说其背后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但事实就是,这就叫不分轻重的愚昧和无知。难怪老子说,身与货孰多?生命和钱财,哪个更重要,难道很难理解吗?
商业有商业的价值,但是一个国家所有的人都视财如命,所有事情都向钱看,那么这个国家就出问题了,因为你想,他为了赚钱,为了利益,就可以没有底线,没有节操了。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变成一个畸形的国家,因为它只用一条腿走路,只有物质文明而没有精神文明的国家,是走不稳,也走不远的。
得与亡孰病?
亡,失去。
病,危害的意思。
得到名位、财货而失去生命,与失去名位、财货而保全生命相比,哪一个更有危害?
这句话是对上面两句的总结,用疑问的方式肯定了生命的重要。
甚爱必大费;
甚,过分的。
过分地追求名位,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
我们说,你甚爱了,必然求之心切,求之心切你就必费大力,必耗大财。因为甚爱,所以当你失去,你就会不甘心,你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得到它,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们说,对于身外之物的名和利,现在好多人都把关系弄反了,本来被应该是为我所用,变成了被其奴役。
结果就是,个人为了利益进行争夺,国家为了利益发生了矛盾,甚至发动了战争。
多藏必厚亡。
厚,严重,惨重。
亡,失去,丧失。
过多地积敛财货,必定会遭到惨重的损失。
我们经常说,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君子有什么罪呢?只不过他身上有一块玉罢了。自己不要贪图财宝,可以免祸。财宝本身都没有罪过,要说有罪,就是你把过多的财富故意显露和摆放出来那么你就给心术不正的人,一个摧毁和抢夺的理由了。
和珅,大贪官和珅,从政期间,疯狂的敛财,以至富可敌国,确切的说他的财富相当于当时整个朝廷15年的收入。这么多的财富,最终埋葬了和珅,落得个人财两空,家破人亡。真真应验了老子的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所以,人的内心知道满足就不会使自己受到耻辱,人的行为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受危险,这样便可以平安长久。
这句话里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其中,知足是内心的节制,而知止是行为上的节制。
我们说,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不攀比,不争夺,那是需要很大的勇气,需要有很大的聪明的。
大家都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时候要停止。
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一生对外扩充,扩大,据说鼎盛时期国家版图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但是我们说,蒙古 帝国只知道如何征战,如何扩充,但是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最后,威震欧亚,所向披靡的蒙古帝国仅仅持续了50多年就土崩瓦解了。
所以老子说,只有知止才可以不殆,才可以长久。
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如果能够做到内心的知足,行为的知止,才算得上是大智慧和决策的英明,否则就只能是英雄气短,国家空虚了。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如果你喜欢四哥品书,就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读书计划吧。在这里我们只读经典,只读精华,让你的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价值。
每天10分钟的经典精讲,每年100讲经典国学,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
417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