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对于本章的注解,千百年来,可谓光怪陆离,千奇百怪,神鬼出没。基于通俗和情理,我们选择符合现在大众的理解方式来对本章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讲解。
好,我们来看第一句。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出生入死:出,离开。入,进入。离开了生的根基就进入了死亡之地,也就是从生下来到死的意思。与今天我们讲的“出生人死”义不同。
生之徒:生,让人活下来。徒,指同种类型的人。自然而然地活着的人,寿终正寝的人。
死之徒:指不幸短命而亡的人。
连起来,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就是说,人从生下来一直到死,寿终正寝的有十分之三;短命而亡的有十分之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人之生:人们向往生,追求生的机会。
动之死:动:妄动。由于妄动引起死亡。
连起来,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生下后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但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十分之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生生:求生的意思。
厚:过分重视,过分贪求。
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求生太强,享受过分,奉养过厚了。
讲到这里,我们发现,老子讲的这些人,十个人里面有三个正常死亡,有三个是意外死亡,还有三个是自己作死的,那么加起来一共就有九个人了,那么剩下的一个人是什么人呢?老子紧接着给出了答案: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这十个人里面最后一个就是这个善摄生者。那么什么是善摄生者呢?
摄:保全,把握。
生:生命,生机。
摄生:保全生命,把握生机。有人翻译成养生,意义太过狭窄了。
善摄生者,就是善于把握生机,善于保全生命的人,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就是老子认为的得道的能够长寿的人。
兕:犀牛。
被:蒙受,遭受。
连起来,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就是说,曾听说善于把握生机的人,在陆地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不会受到武器的伤害。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犀牛虽凶,却对其无法用它的角;老虎虽猛,却对其无法利用它的爪;兵刃虽锋利,却对其无法施用它的锋芒利刃。
到这里,我们说老子这两句话,老子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其实老子使暗有所指的。这些兕虎,这些甲兵,应该不单单是表面的意思,而是另有所指,具体指什么呢?其实就是指世间的声色名利这些诱惑。所以这里说的就是,善于把握生机的人,他是不会被世间的声色名利这些因素危害心性,不会被这些因素影响和诱惑的。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善于把握生机的人,是不会使自己进入死亡的境地的。
因为他们懂得趋吉避凶,因此不会把自己放在容易受伤的境地,而决不把自己放在可能死亡的境地。
就像钓鱼一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鱼,而这些声色名利就是鱼饵。鱼为什么会死,因为它要贪吃美味的鱼饵。同样,人们为啥会有时候处于危险的境地呢?因为你被引诱你的欲望牵着鼻子走。
所以,我们现在好多人表面上在求生,其实是天天在找死,结果就是,前半辈子挣的钱,最后都用来后半辈子住院来用了。所以,世俗的人们,表面上攀比的,是物质和名利,而实际伤害的,却是自己的性命,这就是我们说的,过分的去有为了。
而许多能力超群的人,因为不懂得趋吉避凶,也经常会犯这种错误,所以我们说,“善泅者死于水,善战者死于兵”。善于游泳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非常熟悉水性而肆意戏水,结果死于水中;善于打仗的人,往往认为自己精通兵法,而一味英勇拼杀,结果死于战场。往往有所擅长的人,往往会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结果就出现不该有的过失和错误。
所以,总结一句话,真正会养生的人,真正会保全生命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过分的享受,过分的贪求,过分的索取的,因为,他们懂得祸福相依的道理,懂得趋吉避凶的道理,懂得道法自然的道理。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定时收听四哥品书道德经讲解下一期的内容。
如果你喜欢四哥品书,就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读书计划吧。在这里我们只读经典,只读精华,让你的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价值。
每天10分钟的经典精讲,每年100讲经典国学,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对于本章的注解,千百年来,可谓光怪陆离,千奇百怪,神鬼出没。基于通俗和情理,我们选择符合现在大众的理解方式来对本章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讲解。
好,我们来看第一句。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出生入死:出,离开。入,进入。离开了生的根基就进入了死亡之地,也就是从生下来到死的意思。与今天我们讲的“出生人死”义不同。
生之徒:生,让人活下来。徒,指同种类型的人。自然而然地活着的人,寿终正寝的人。
死之徒:指不幸短命而亡的人。
连起来,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就是说,人从生下来一直到死,寿终正寝的有十分之三;短命而亡的有十分之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人之生:人们向往生,追求生的机会。
动之死:动:妄动。由于妄动引起死亡。
连起来,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生下后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但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十分之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生生:求生的意思。
厚:过分重视,过分贪求。
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求生太强,享受过分,奉养过厚了。
讲到这里,我们发现,老子讲的这些人,十个人里面有三个正常死亡,有三个是意外死亡,还有三个是自己作死的,那么加起来一共就有九个人了,那么剩下的一个人是什么人呢?老子紧接着给出了答案: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这十个人里面最后一个就是这个善摄生者。那么什么是善摄生者呢?
摄:保全,把握。
生:生命,生机。
摄生:保全生命,把握生机。有人翻译成养生,意义太过狭窄了。
善摄生者,就是善于把握生机,善于保全生命的人,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就是老子认为的得道的能够长寿的人。
兕:犀牛。
被:蒙受,遭受。
连起来,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就是说,曾听说善于把握生机的人,在陆地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不会受到武器的伤害。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犀牛虽凶,却对其无法用它的角;老虎虽猛,却对其无法利用它的爪;兵刃虽锋利,却对其无法施用它的锋芒利刃。
到这里,我们说老子这两句话,老子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其实老子使暗有所指的。这些兕虎,这些甲兵,应该不单单是表面的意思,而是另有所指,具体指什么呢?其实就是指世间的声色名利这些诱惑。所以这里说的就是,善于把握生机的人,他是不会被世间的声色名利这些因素危害心性,不会被这些因素影响和诱惑的。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善于把握生机的人,是不会使自己进入死亡的境地的。
因为他们懂得趋吉避凶,因此不会把自己放在容易受伤的境地,而决不把自己放在可能死亡的境地。
就像钓鱼一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鱼,而这些声色名利就是鱼饵。鱼为什么会死,因为它要贪吃美味的鱼饵。同样,人们为啥会有时候处于危险的境地呢?因为你被引诱你的欲望牵着鼻子走。
所以,我们现在好多人表面上在求生,其实是天天在找死,结果就是,前半辈子挣的钱,最后都用来后半辈子住院来用了。所以,世俗的人们,表面上攀比的,是物质和名利,而实际伤害的,却是自己的性命,这就是我们说的,过分的去有为了。
而许多能力超群的人,因为不懂得趋吉避凶,也经常会犯这种错误,所以我们说,“善泅者死于水,善战者死于兵”。善于游泳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非常熟悉水性而肆意戏水,结果死于水中;善于打仗的人,往往认为自己精通兵法,而一味英勇拼杀,结果死于战场。往往有所擅长的人,往往会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结果就出现不该有的过失和错误。
所以,总结一句话,真正会养生的人,真正会保全生命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过分的享受,过分的贪求,过分的索取的,因为,他们懂得祸福相依的道理,懂得趋吉避凶的道理,懂得道法自然的道理。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定时收听四哥品书道德经讲解下一期的内容。
如果你喜欢四哥品书,就请你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让他们也加入我们的读书计划吧。在这里我们只读经典,只读精华,让你的学习变得更高效、更有价值。
每天10分钟的经典精讲,每年100讲经典国学,让你熟读四书五经,超凡入圣。
扫描二维码,一起加入我们的学习计划吧。
417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