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内容一览
张三的故事
普法1:何为隐私政策?是否每个APP都有隐私政策?
普法2:如何找到隐私政策?
普法3:如何阅读隐私政策?
普法3.1:隐私政策的“信息收集”部分
普法3.2:隐私政策的“信息使用”部分
普法3.3:隐私政策的“信息对外提供”部分
普法3.4:隐私政策的“信息存储”部分
普法3.5:隐私政策的“用户权利”部分
普法3.6:隐私政策的“儿童保护”部分
普法3.7:隐私政策的“联系方式”部分
普法4:如何投诉APP?
*温馨提示:
本广播剧,仅系概括性讲解,所讲内容满足法定条件,才能成立。如果您遭遇真实困境,可以在【复旦法援】公众号内选择“线上咨询”获取针对性法律意见,或者咨询专业律师。
隐私政策——一个我们经常“勾选同意”却从不阅读的政策。然而很多时候,APP正是利用了我们的“不阅读”违法处理我们的个人信息,牟取私利、骚扰我们的生活安宁——监视器般的广告推送、无处不在的“可能认识的人”,让我们烦不胜烦。
应该如何“提纲挈领”地阅读隐私政策?如何投诉这些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APP?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图源:网络)
张三的故事
张三最近发现自己刚刚下载的某视频软件中突然多出了十几位相互关注的微信好友,张三的个人视频偏好、影评等信息全都暴露在这些天外来友的视线之下。尽管困扰,但张三并未在意。直到某天张三的同事李四与张三探讨其张三观看过的视频,张三才突觉紧张,卸载了该软件。
一段时间后,张三有了学习法律知识的想法,便下载了一个相关软件。软件开始有个人隐私政策的弹窗,他没有细看便勾选了同意。不久,张三就在微信里发现了司法考试培训的广告,他烦不胜烦,却不知如何维权。
于是张三找到了甄律师——
普法小窗
如果你想获得本期广播剧的相关法律知识,却因为忙碌无法立即收听?没关系!小援为你们精心准备了本期广播剧相关的法律知识,可以“收藏”、“在看”(疯狂暗示)以备不时之需。在收获之余也不要忘记,动动手指支持广播剧哦!
(图源:网络)
一、何为隐私政策?是不是每个app都需要有隐私政策?
简而言之,它是一份声明,告诉用户公司处理用户个人信息的所有方式,即如何收集、存储和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并以此来取得用户的同意。
每个app都需要有隐私政策,据《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第5.5条规定“个人信息控制者应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隐私政策)”。隐私政策还需征得用户同意,据《民法典》第1035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如何找到app的隐私政策?
app会在注册时给用户展示“隐私政策”。第一种是张三下载学法软件后的以弹窗方式展示的隐私政策,在阅读后选择同意。第二种是提供隐私政策的链接,需要手动勾选同意。除了注册时的展示,往往在进入app后,可以在“设置”或者“管理”等界面中找到“隐私政策”的完整版入口。比如微信的隐私政策就在“我”——“设置”——“关于微信”——“《隐私保护指引》”。如果没有找到隐私政策,可以举报app。
(图源:自己截的。清晰度很低,见谅QAQ)
三、如何阅读app的隐私政策?
阅读隐私政策是一门学问,一个可以尽快熟悉隐私政策的方法是阅读2020年版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附录D,市面上大部分隐私政策都借鉴了该附录。
根据该附录,app的隐私政策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使用、信息的对外提供、信息的存储、用户的权利、未成年人(儿童)保护以及联系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使用、信息的对外提供、用户的权利和联系方式”这五个部分。
1、信息的收集
通常会在第一段列举app收集了什么信息以及收集这些信息的目的和用途。该部分的用语一般为三段式列举说明app收集了什么信息以及收集这些信息的目的和用途:“当你……(在做什么事情)时,我们会收集你的……(什么信息),为了……(什么目的)。”
例如:当你注册微信服务时,我们会收集你的昵称、头像、手机号码,收集这些信息是为了帮助你完成微信注册,保护你微信帐号的安全。
张三就是没有仔细阅读政策而同意把好友等信息移交给了经营者。阅读此部分时,要格外注意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账户、身份证、面部识别信息、身体健康信息、定位信息等,还要注意敏感信息一般会以加粗或变色的形式出现,如果没有,可以举报app。
(图源:自己截的)
2、信息的使用
即说明你的信息会用来做什么事。此处可以重点关注经营者有没有使用你的个人信息和数据来对你进行用户画像,如推送个性化广告。
张三就被个性化地推送到了司法考试培训的广告。如果张三想要关闭定向推送,他可以寻找app里提供关闭该功能的按钮。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治理整治工作》,“强制定向推送”是整治内容之一。
3、信息的对外提供
即个人信息是否被分享给其他第三方主体,如合作方、供应商等,此分享应当取得用户同意。张三的好友信息就是被社交软件提供给某视频软件的,他就是在懵懂之时勾选了同意。所以一定要注意敏感信息的转让!
4、信息的存储
据《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第6.1条“个人信息存储期限应为实现个人信息主体授权使用的目的所必需的最短时间。”因此需要关注个人信息的保存期限及该期限有无必要。
5、用户的权利
即个人信息具体行使的权利,这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第8条,用户的个人信息权利包括查询、更正、删除、撤回授权同意以及注销账户的权利。
这里,你需要重点关注的权利有两个:
一个是你如何删除你的信息。
另一个是你如何注销账户,以及注销账户后,经营者会如何处理你的信息。法律规定,账号注销后,如无必要,经营者必须删除或匿名化处理你的个人信息。当然实务中不排除有一些app经营者偷奸耍滑,要么没有注销账户的功能,要么注销了账户后还会保存用户的个人信息。此时,你可以直接联系app的经营者(或者客服),主动提出你想要在注销后彻底删除个人信息的请求。一般都是会被满足的。
6、儿童保护
app收集和处理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信息需经监护人的同意。
7、联系方式
该部分关系到维权时的途径,它会在弹窗的最后部分展示,张三可以划到末尾来查找经营者的联系方式,如邮箱和邮寄地址,也可以看到处理投诉和请求的期限。法律要求经营者在30天内给予答复。
四、如何投诉app?
如张三想投诉app,他可以向“app专项治理组”举报投诉。该工作组提供了两种投诉的渠道:一是登录“App专项治理工作组”的网站(https://pip.cybersac.cn/jbxt/privacy/index),在“App个人信息举报”栏目中进行投诉。网址见下:二是发送邮件至工作组的对外邮箱([email protected])进行举报。投诉时不要忘记详细具体地描述app中存在的个人信息问题,并附上相关截图喔!
(图源:自己截的)
或者,也可以通过工信部指导建立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进行举报投诉,网址见下:https://ts.isc.org.cn/#/complaint/default
*小知识: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是自2019年始,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4部门联合成立的工作组,主要负责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
(图源:网络)
制作团队【复旦法援】
编剧:周博华、杨秋悦
配音:诸葛北辰
后期:褚轶芸
宣传&监制:尹宁远
听众之声
为逐步提升剧本质量和水平,我们欢迎对于本期广播剧的剧本、制作等有批评和建议,或是对于下一期广播剧主题有想法、愿意提供剧本创意的同学们随时来信。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内容一览
张三的故事
普法1:何为隐私政策?是否每个APP都有隐私政策?
普法2:如何找到隐私政策?
普法3:如何阅读隐私政策?
普法3.1:隐私政策的“信息收集”部分
普法3.2:隐私政策的“信息使用”部分
普法3.3:隐私政策的“信息对外提供”部分
普法3.4:隐私政策的“信息存储”部分
普法3.5:隐私政策的“用户权利”部分
普法3.6:隐私政策的“儿童保护”部分
普法3.7:隐私政策的“联系方式”部分
普法4:如何投诉APP?
*温馨提示:
本广播剧,仅系概括性讲解,所讲内容满足法定条件,才能成立。如果您遭遇真实困境,可以在【复旦法援】公众号内选择“线上咨询”获取针对性法律意见,或者咨询专业律师。
隐私政策——一个我们经常“勾选同意”却从不阅读的政策。然而很多时候,APP正是利用了我们的“不阅读”违法处理我们的个人信息,牟取私利、骚扰我们的生活安宁——监视器般的广告推送、无处不在的“可能认识的人”,让我们烦不胜烦。
应该如何“提纲挈领”地阅读隐私政策?如何投诉这些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APP?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图源:网络)
张三的故事
张三最近发现自己刚刚下载的某视频软件中突然多出了十几位相互关注的微信好友,张三的个人视频偏好、影评等信息全都暴露在这些天外来友的视线之下。尽管困扰,但张三并未在意。直到某天张三的同事李四与张三探讨其张三观看过的视频,张三才突觉紧张,卸载了该软件。
一段时间后,张三有了学习法律知识的想法,便下载了一个相关软件。软件开始有个人隐私政策的弹窗,他没有细看便勾选了同意。不久,张三就在微信里发现了司法考试培训的广告,他烦不胜烦,却不知如何维权。
于是张三找到了甄律师——
普法小窗
如果你想获得本期广播剧的相关法律知识,却因为忙碌无法立即收听?没关系!小援为你们精心准备了本期广播剧相关的法律知识,可以“收藏”、“在看”(疯狂暗示)以备不时之需。在收获之余也不要忘记,动动手指支持广播剧哦!
(图源:网络)
一、何为隐私政策?是不是每个app都需要有隐私政策?
简而言之,它是一份声明,告诉用户公司处理用户个人信息的所有方式,即如何收集、存储和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并以此来取得用户的同意。
每个app都需要有隐私政策,据《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第5.5条规定“个人信息控制者应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隐私政策)”。隐私政策还需征得用户同意,据《民法典》第1035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如何找到app的隐私政策?
app会在注册时给用户展示“隐私政策”。第一种是张三下载学法软件后的以弹窗方式展示的隐私政策,在阅读后选择同意。第二种是提供隐私政策的链接,需要手动勾选同意。除了注册时的展示,往往在进入app后,可以在“设置”或者“管理”等界面中找到“隐私政策”的完整版入口。比如微信的隐私政策就在“我”——“设置”——“关于微信”——“《隐私保护指引》”。如果没有找到隐私政策,可以举报app。
(图源:自己截的。清晰度很低,见谅QAQ)
三、如何阅读app的隐私政策?
阅读隐私政策是一门学问,一个可以尽快熟悉隐私政策的方法是阅读2020年版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附录D,市面上大部分隐私政策都借鉴了该附录。
根据该附录,app的隐私政策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使用、信息的对外提供、信息的存储、用户的权利、未成年人(儿童)保护以及联系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使用、信息的对外提供、用户的权利和联系方式”这五个部分。
1、信息的收集
通常会在第一段列举app收集了什么信息以及收集这些信息的目的和用途。该部分的用语一般为三段式列举说明app收集了什么信息以及收集这些信息的目的和用途:“当你……(在做什么事情)时,我们会收集你的……(什么信息),为了……(什么目的)。”
例如:当你注册微信服务时,我们会收集你的昵称、头像、手机号码,收集这些信息是为了帮助你完成微信注册,保护你微信帐号的安全。
张三就是没有仔细阅读政策而同意把好友等信息移交给了经营者。阅读此部分时,要格外注意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账户、身份证、面部识别信息、身体健康信息、定位信息等,还要注意敏感信息一般会以加粗或变色的形式出现,如果没有,可以举报app。
(图源:自己截的)
2、信息的使用
即说明你的信息会用来做什么事。此处可以重点关注经营者有没有使用你的个人信息和数据来对你进行用户画像,如推送个性化广告。
张三就被个性化地推送到了司法考试培训的广告。如果张三想要关闭定向推送,他可以寻找app里提供关闭该功能的按钮。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治理整治工作》,“强制定向推送”是整治内容之一。
3、信息的对外提供
即个人信息是否被分享给其他第三方主体,如合作方、供应商等,此分享应当取得用户同意。张三的好友信息就是被社交软件提供给某视频软件的,他就是在懵懂之时勾选了同意。所以一定要注意敏感信息的转让!
4、信息的存储
据《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第6.1条“个人信息存储期限应为实现个人信息主体授权使用的目的所必需的最短时间。”因此需要关注个人信息的保存期限及该期限有无必要。
5、用户的权利
即个人信息具体行使的权利,这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第8条,用户的个人信息权利包括查询、更正、删除、撤回授权同意以及注销账户的权利。
这里,你需要重点关注的权利有两个:
一个是你如何删除你的信息。
另一个是你如何注销账户,以及注销账户后,经营者会如何处理你的信息。法律规定,账号注销后,如无必要,经营者必须删除或匿名化处理你的个人信息。当然实务中不排除有一些app经营者偷奸耍滑,要么没有注销账户的功能,要么注销了账户后还会保存用户的个人信息。此时,你可以直接联系app的经营者(或者客服),主动提出你想要在注销后彻底删除个人信息的请求。一般都是会被满足的。
6、儿童保护
app收集和处理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信息需经监护人的同意。
7、联系方式
该部分关系到维权时的途径,它会在弹窗的最后部分展示,张三可以划到末尾来查找经营者的联系方式,如邮箱和邮寄地址,也可以看到处理投诉和请求的期限。法律要求经营者在30天内给予答复。
四、如何投诉app?
如张三想投诉app,他可以向“app专项治理组”举报投诉。该工作组提供了两种投诉的渠道:一是登录“App专项治理工作组”的网站(https://pip.cybersac.cn/jbxt/privacy/index),在“App个人信息举报”栏目中进行投诉。网址见下:二是发送邮件至工作组的对外邮箱([email protected])进行举报。投诉时不要忘记详细具体地描述app中存在的个人信息问题,并附上相关截图喔!
(图源:自己截的)
或者,也可以通过工信部指导建立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进行举报投诉,网址见下:https://ts.isc.org.cn/#/complaint/default
*小知识: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是自2019年始,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4部门联合成立的工作组,主要负责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
(图源:网络)
制作团队【复旦法援】
编剧:周博华、杨秋悦
配音:诸葛北辰
后期:褚轶芸
宣传&监制:尹宁远
听众之声
为逐步提升剧本质量和水平,我们欢迎对于本期广播剧的剧本、制作等有批评和建议,或是对于下一期广播剧主题有想法、愿意提供剧本创意的同学们随时来信。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