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第二届珠江教育论坛举行,共绘县域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新蓝图


Listen Later

7月5日至6日,第二届珠江教育论坛在广东省清远连州市盛大启幕。此次论坛聚焦“教育强国背景下县域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挑战与路向”这一核心主题,全国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高校研究者、教研员及中小学教师等众多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为县域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发展出谋划策。

本次论坛由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连州市教育局、广东教育出版社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广东省国基教育发展研究院、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协办,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连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课程教学研究杂志社承办。

带动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发展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马凤岐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强调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县域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他认为本次论坛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论坛,希望会议的专家与教师们深入沟通,为本地教育质量的提升出谋划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老师们一起共同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广东教育出版社总编辑李朝明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汇聚全国教育智慧研讨县域课程改革,对促进教育公平、落实新课标、融合国家意志与乡土情怀至关重要。广东教育出版社愿以出版之力架设帮扶之桥,将深入学校的课堂与田野,与师生共寻文化根脉,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让素养在熟悉的山水间自然生长,还将通过《课程教学研究》这本以“关注教育现实,引领理性思考”为办刊宗旨的学术刊物,将帮扶经验凝练成册,传递四方。

连州市教育局叶小玲局长表示,希望让高校智慧和力量汇聚县域内的各个学校,带动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最终实现校地双方共建共赢。同时表达了对论坛的期待,希望通过论坛以务实合作的姿态强化联动,扎实推进连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深化改革,努力实现课程全面育人和高质量育人。

素养导向下的课堂与教学改进

如何通过课程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方式的系统性重构,激活学习主体的认知能动性与情感体验,成为教育学界亟待破解的理论命题。论坛围绕 "素养导向下的课堂与教学改进" 这一学术议题,专家学者从课程哲学、教学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等维度展开了多向度的学术研讨。

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教授团队的龚扬和赵玉洁带来“AI全科教师华君主讲课程开发”主题报告,现场介绍了AI教师华君的多方面性能,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上海开放大学李学书研究员探讨了“‘双新’背景下作业的课程形态审视与优化”,对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雷俊星主任以“从赋能到创生:提升课程指导力的清远行动路径”为主题,介绍了清远市在课程指导方面的实践经验。

在本次学术论坛中,专家团队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系统梳理了中国课程改革的本土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县域教育场域中课程体系发展的理论路径与实践模式。近年来,我国部分县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中,立足区域教育生态,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可资借鉴的区域性经验范本。通过对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可以形成适合我国县域教育发展的课程体系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推广。

教师科研能力与学术素养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重要支撑,而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则为教师专业发展构筑坚实平台。在“教育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工作坊”中,《开放教育研究》李学书研究员、《外国教育研究》胡义副编审、《课程教学研究》靳淑敏编审等权威期刊专家齐聚,围绕“研究即写作”核心理念,分享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学术论文规范表达与高质量发表的实践经验,为参会教师提供学术论文写作的专业化指导,有效助力基层教育工作者提升科研素养与学术表达能力。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为县域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文|记者 孙磊

图|主办方供图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羊晚·花地·文化By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