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第三部分:长时记忆
(一)长时记忆的含义
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生;容量没有限制;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复述,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二)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把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
1.编码形式
(1)按语义类别编码:长时记忆主要采用的是语义编码,即按刺激物的意义进行编码储存。
(2)以语言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借助语言的某些特点,如发音、字形等,对当前输入的某些信息进行编码,使其成为可以储存的东西,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等特点也能进行编码。
(3)其他编码方式:除上述两种形式外,还有主观组织、形象化、记忆表象等其他形式。
2.编码的影响因素
(1)编码时的意识状态(通常有意编码效果优于自动编码,自动编码与无意识过程相关):
(2)加工深度(大多数情况下有意识记的效果比机械识记效果好)。
(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
1.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
(1)在量的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储信息保持量逐渐减少。但也有例外,如学习后间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多,这种现象称记忆恢复,是海马长时程增强作用的体现,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2)在质的方面,由于每个人知识和经验不同,人们存储的经验会出现以下变化:
①内容变得更加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将逐渐趋于消失;
②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③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更为夸张和突出
2.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
(1)组织有效的复习
①复习要及时;
②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
③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
④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复习时要注意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
(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采取一些外部记忆的手段,如记笔记、记忆卡片和编写提纲。
(3)注意脑的健康与用脑卫生
人脑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记忆的好坏。严重的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蛋白质,将使记忆力下降另外,吸毒、酒精中毒及脑外伤等,都会给记忆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
长时记忆提取有再认和回忆两种基本形式。
1.再认(识别)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其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1)再认有两种水平
感知水平的再认往往以压缩的形式表现出来,它的发生是迅速而直接的(是一个无意识过程)。思维水平的再认是以展开的形式进行的,它依赖于某些再认线索,并包含了回忆、比较、推理等思维活动(是一个有意识过程)。
(2)再认是否迅速和准确,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①间隔时间;
②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③原有经验的巩固程度;
④原有事物与重新出现时的相似程度;
⑤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⑥个性特征。
2.回忆(再现)
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1)根据有无目的性可以分为有意回忆与无意回忆
①有意回忆是在预定目的的作用下对过去经验的回忆;
②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发生的回忆(触景生情)。
(2)根据有无中介因素参与回忆过程可分为直接回忆与间接回忆
①直接回忆是指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的对旧经验的回忆(如回忆你前女友叫你什么名字?);
②间接回忆是指借助中介因素而进行的回忆(如回忆你前女友的闺蜜的弟弟的名字)。相较于直接回忆,间接回忆比直接回忆难度要大。
(3)影响回忆的主要因素
①联想:联想是回忆的基础;
②定势和兴趣: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
③表象:借助表象和词语的双重搜索,可以提高完整性与准确性;
④暗示与再认:暗示和再认有助于信息的提取;
⑤干扰。信息提取经常出现困难(即舌尖现象),这可能是干扰引起的。此时立即停止回忆,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这时要回忆的事物可能因为干扰的减少就会很容易想起来了。
(五)长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线索
能够帮助长时记忆提取的刺激、情境或者事件等都可以是提取的线索。情境和生理或者心理状态是长时记忆重要地提取线索。
1.情境依存性的记忆,是指提取信息时的情境和编码时的情境越相似,越有助于记忆的现象。
2.状态依存性的记忆,是指提取信息时的生理或心理状态和编码时的状态越相似,越有助于记忆的现象。
(六)长时记忆的特征
1.信息保持时间很长,通常指向终生;
2.记忆容量无限;
3.内容会发生重构;
4.语义编码是主要的编码形式。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记忆
第三部分:长时记忆
(一)长时记忆的含义
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生;容量没有限制;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复述,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二)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把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
1.编码形式
(1)按语义类别编码:长时记忆主要采用的是语义编码,即按刺激物的意义进行编码储存。
(2)以语言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借助语言的某些特点,如发音、字形等,对当前输入的某些信息进行编码,使其成为可以储存的东西,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等特点也能进行编码。
(3)其他编码方式:除上述两种形式外,还有主观组织、形象化、记忆表象等其他形式。
2.编码的影响因素
(1)编码时的意识状态(通常有意编码效果优于自动编码,自动编码与无意识过程相关):
(2)加工深度(大多数情况下有意识记的效果比机械识记效果好)。
(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
1.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
(1)在量的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储信息保持量逐渐减少。但也有例外,如学习后间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多,这种现象称记忆恢复,是海马长时程增强作用的体现,随年龄增长而消失。
(2)在质的方面,由于每个人知识和经验不同,人们存储的经验会出现以下变化:
①内容变得更加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将逐渐趋于消失;
②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③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更为夸张和突出
2.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
(1)组织有效的复习
①复习要及时;
②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
③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
④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复习时要注意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
(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采取一些外部记忆的手段,如记笔记、记忆卡片和编写提纲。
(3)注意脑的健康与用脑卫生
人脑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记忆的好坏。严重的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蛋白质,将使记忆力下降另外,吸毒、酒精中毒及脑外伤等,都会给记忆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
长时记忆提取有再认和回忆两种基本形式。
1.再认(识别)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其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1)再认有两种水平
感知水平的再认往往以压缩的形式表现出来,它的发生是迅速而直接的(是一个无意识过程)。思维水平的再认是以展开的形式进行的,它依赖于某些再认线索,并包含了回忆、比较、推理等思维活动(是一个有意识过程)。
(2)再认是否迅速和准确,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①间隔时间;
②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③原有经验的巩固程度;
④原有事物与重新出现时的相似程度;
⑤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⑥个性特征。
2.回忆(再现)
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1)根据有无目的性可以分为有意回忆与无意回忆
①有意回忆是在预定目的的作用下对过去经验的回忆;
②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发生的回忆(触景生情)。
(2)根据有无中介因素参与回忆过程可分为直接回忆与间接回忆
①直接回忆是指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的对旧经验的回忆(如回忆你前女友叫你什么名字?);
②间接回忆是指借助中介因素而进行的回忆(如回忆你前女友的闺蜜的弟弟的名字)。相较于直接回忆,间接回忆比直接回忆难度要大。
(3)影响回忆的主要因素
①联想:联想是回忆的基础;
②定势和兴趣: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
③表象:借助表象和词语的双重搜索,可以提高完整性与准确性;
④暗示与再认:暗示和再认有助于信息的提取;
⑤干扰。信息提取经常出现困难(即舌尖现象),这可能是干扰引起的。此时立即停止回忆,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这时要回忆的事物可能因为干扰的减少就会很容易想起来了。
(五)长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线索
能够帮助长时记忆提取的刺激、情境或者事件等都可以是提取的线索。情境和生理或者心理状态是长时记忆重要地提取线索。
1.情境依存性的记忆,是指提取信息时的情境和编码时的情境越相似,越有助于记忆的现象。
2.状态依存性的记忆,是指提取信息时的生理或心理状态和编码时的状态越相似,越有助于记忆的现象。
(六)长时记忆的特征
1.信息保持时间很长,通常指向终生;
2.记忆容量无限;
3.内容会发生重构;
4.语义编码是主要的编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