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十三章学习
第一部分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得比较持久的变化,有三个含义:
(1)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二)学习的分类
1. 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分类(加涅)
(1)信号学习:在经典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信号刺激作出的某种特定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这是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习,学习时具有一定的情景,有机体做出某种行为后得到强化,因而该行为将再次出现并得到巩固。
(3)系列学习:又称“连锁”学习,指将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按一定系列联合起来。
(4)言语联想学习:是一系列连续性的词语联结,学习的单位是词语刺激。
(5)多种辨别学习:学习辨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
(6)概念学习:在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习对同一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即对该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7)原理学习:所谓原理(或法则)是指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原理学习就是对概念关系的学习。
(8)问题解决的学习:运用所学的原理解决问题、从问题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学习。
后来加涅将前四类学习归为一类,统称为系列学习,这样学习一共有五类:系列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以及问题解决学习。
2. 根据学习的结果分类(加涅)
(1)动作技能:将各个相关动作组织成一个连贯的、精确的完整动作的能力。
(2)态度:学习者获得了能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心理状态。
(3)言语信息:通过言语讲述传达某种信息的能力。
(4)认知策略:学习者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是控制学习者自身内部智力技能的能力。
(5)智慧技能:即个体运用符号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能力。
3.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类(奥苏泊尔)
(1)意义学习: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或建立某种内在的、必然的关系,而不是任意的、人为的关系。
(2)机械学习:学习者只是在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非本质的、人为的联系,没有理解学习符号的真实含义。
4. 根据学习的方式分类(奥苏泊尔)
(1)接受学习:讲授者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学习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学习中不要求学生主动去发现什么,而只要求他们把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以后能在恰当的时候把知识提取出来或加以应用。
(2)发现学习: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
5. 根据学习的内容分类
(1)认知学习:以认知加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它包括知觉学习、问题解决学习、语言学习等。
(2)动作技能学习:以动作方式为对象的学习,包括简单的行为,也包括复杂的行为。
(三)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实验中,如果将肉末放在一条狗口中或嘴附近,肉末可自动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在此,肉末被称为无条件刺激(UC),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因为无需任何训练和经验而自动出现,被称为无条件反射(UR)。如果给狗呈现其他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反应,铃声被称作中性刺激(NS)。如果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多次配对呈现,中性刺激就能成为条件刺激(CS),能够引起原先只有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也就是唾液分泌反应,这种反应叫条件反射(CR)。
(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①习得:在条件刺激(CS)与无条件刺激(UCS)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做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
②消退:经典性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反应强度会逐渐降低以至消失。
③延迟:某些情况下,条件刺激出现后,无条件刺激隔一段时间才出现,此时机体条件反射被暂时抑制,若时间间隔到一定程度后行为又呈现出来,即是延迟。
④自然恢复:消退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再次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又重新出现,如果此时在条件刺激后紧跟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会得到最大限度恢复。
⑤泛化: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也会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进行的条件反应最易泛化)。
⑥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与消退,使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⑦二级条件作用:又称为高级条件作用。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就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与另一个中性刺激结合,形成新的条件作用,这种双重条件作用就是二级条件作用。
⑧第一信号系统:用以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条件刺激的系统。
⑨第二信号系统:用以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条件刺激系统。
(3)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
通过小阿尔伯特的实验,华生认为有机体的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
人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的联结形成的。
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1)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即尝试-错误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种刺激-反应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自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念作中介。有三条学习定律:
①效果律: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会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减弱甚至淘汰。
②练习律: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联结的力量,不练习则导致联结的减弱甚至淘汰。
③准备律:学习者有准备而给予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或无准备而强制活动都会烦恼。
(2)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
斯金纳发明了“斯金纳箱”,箱内装一个操纵杆,操纵杆连接着一个供应食物的装置。将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内,在这种缺乏明显的无条件食物刺激环境中,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得到了食物。白鼠经过几次尝试后,就会不断按压杠杆,直至吃饱。
实验中,白鼠由偶然经验学会了按压杠杆而获取食物的反应,把强化(食物)与操作性反应联系起来,形成了操作性条件作用。按压杆变成了获取食物的手段或者工具,因此这又叫工具性条件作用。斯金纳认为,行为可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并由此区分出应答性条件作用(即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
①应答性行为:由已知刺激引起,强调刺激对引起所期望的反应的重要性,如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无条件反应。
②操作性行为:由机体自发,不取决于事先刺激,强调行为反应及其结果控制。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①消退: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个行为。
②维持:使新习得的行为的得以保持。
③分化:知觉到先前刺激的差异并针对差异做出不同反应。
④泛化:所习得的行为、技能或概念从一个情景迁移到其他情景。
(分化和泛化都是指向相似的刺激、情境或概念)
⑤强化:能够增强反应率的后果。
内部强化物:即人们因受到内部动机的驱使而从事某种活动。
外部强化物:即用于激励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奖赏或表扬。
普雷马克原则:用高渴望的活动促进低渴望活动的出现。
(强化是增加反应的概率,惩罚是降低反应的概率)
强化程序:根据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将其分为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程序。
1)连续强化:对每一次或每一阶段的正确行为反应均给予强化;
2)间隔强化:即四种延缓强化程序。
分为固定间隔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可变间隔程序、可变比率程序。
连续强化在教学新反应时最有效,间隔强化比连续强化有更高的反应率和较低的消退率。
当学习一个新行为时,应以经常的、可预测的方式来强化。该行为一旦建立,相应的强化就应该适当减少,且强化的给予是不可预测的。当行为完全稳定,维持则尽量依靠内部强化。
特别注意:
【本性漂移】有机体的反应从被强化的操作行为转向本能性行为。
【代币制度】用某种象征性强化物来强化行为,像这样的强化物属二级强化物。个体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喜好将其兑换为其他一级强化物。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映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出现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在预示着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即将出现时,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则该反映在类似的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是在逃避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的,两者都是负强化的作用类型。
(4)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
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它分为直线式程序和分支式程序两种,且大多使用教学机器或计算机实行。
行为矫正就是系统地应用先前的事件和后果来改变和调节行为。其步骤为:
①识别目标行为和强化;
②设立基点行为:
③选择强化物和强化标准;
④如果有必要,选择惩罚及其标准;
⑤观察行为并与基点作比较;
⑥减少强化频率。
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部分学习不是行为结果的塑造过程,而是更有效地直接学习榜样的过程。
(1)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
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过程很感兴趣。这些行为包括合作、竞争、攻击、道德等社会反应。社会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但强化理论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
(2)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
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一阵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后来的延伸实验证明了榜样行为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的决定因素。
(3)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
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包括四个子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①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
1)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与自身相似或被认为优秀的榜样;
2)有依赖性、自身概念水平低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模仿行为:
3)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的什么行为。
②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及储存。
③复制(再现)过程: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行为。选择和组织榜样情景中的要素,进行模仿和联系并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行为。
④动机过程: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4)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
①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
②替代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或他人的行为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的倾向;
③自我强化——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监督,从而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4)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①教学内容中的新技能由教师带头示范;
②教师的无处不在的榜样作用;
③学生习得行为的表现需要教师示范才能表现出来;
④教师学习的热情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