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部分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又称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1、观察法适用范围
(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2、观察法优点
(1)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2)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受到干扰,因此,有可能了解到现象的真实状况;
(3)适用范围大;
(4)简单易行。
3、观察法缺陷
(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严格按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2)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
(3)由于对条件未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
(4)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特别提醒:
观察者效应:指被观察者由于意识到自己被观察而引起的行为上的改变
观察者偏差:指观察者只观察了希望看见的被观察者行为,有选择地进行记录而弄丢了可能重要的行为细节。
(二)心理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1、心理测验法的优点
(1)量表编制严谨,结构合理;
(2)简便省力,易于实施;
(3)过程易控制,定量化程度高,便于统计处理;
(4)有常模进行比较,便于对照。
2、心理测验法缺陷
(1)不能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
(2)一般都是间接测量,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心理,如果行为样本选择不准,所得结果就很难准确;
(3)对施测者的要求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测量技能;
(4)测量成绩只表明“结果”,不反映过程。
(三)相关法
相关法是一种探索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与紧密程度的方法。两个事物现象的相关程度或强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
1、相关法优点
(1)通过相关研究可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预测;
(2)相关研究可以进行验证;
(3)数量化指标明确,且具有方向性;
(4)可反映变量间关系的具体情况和程度;
(5)往往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以便进行进一步研究。
2、相关法缺陷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四)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实验室实验法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它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实验情境更符合现实。
1、实验法优点
(1)可以主动掌握实验进程;
(2)可重复、可检验;
(3)可以很好地控制额外变量,实验精度高,所得数据准确、可靠;
(4)可以揭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2、实验法缺陷
(1)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外部效度比较小;
(2)对于复杂的行为无法测量;
(3)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
(五)个案法
个案法指对个体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原因的方法。
1、个案法优点
(1)可以为所研究的问题提供详尽、全面的深层资料;
(2)能详细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
2、个案法缺陷
(1)由于个案法只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的结果可能仅适合于个别情况,因此,在推广运用这些结果或作出更概括的结论时,必须持谨慎的态度;
(2)耗费的时间多,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六)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通过对他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1、调查法分类
(1)问卷调查:采用事先拟定的问题,由被试按问题的回答来搜集相关资料,以此来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2)晤谈法:通过面谈方式搜集资料来分析和推断群体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
2、调查法优点
(1)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运用起来比较容易;
(2)涉及范围广,收集数据速度快。
3、调查法缺陷
(1)不够严谨;
(2)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3)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
(4)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