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每天6分钟学点心理学

第五章:第三部分 注意的生理机制、外部表现和品质


Listen Later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三部分:注意的生理机制外部表现和品质

 (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1.朝向反射朝向反射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由情境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一旦刺激物失去了新异性或是人们习惯了这种刺激,朝向反射就不会发生了。

2.脑干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是指从脊髓上端到丘脑之间的一种弥散性的神经网络。它不传递环境中的特定信息,但它对维持大脑的一般性活动水平、保证大脑有效地加工特定的信号具有重要的意义。

3.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注意神经元”,它们仅对新异刺激或刺激的变化作反应。

4.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它不仅调节、控制着皮层下组织,而且主动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其中前额叶在注意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发生时感觉器官往往会朝向注意的对象;注意时,机体的生理活动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头部血管舒张而肢体血管收缩,吸气短而呼气长等;注意还伴随着某种表情或动作。但注意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状态,它和外部的行为也并不是都一一对应的,往往会出现假象。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一般人的注意广度为7±2个单元。注意广度影响因素:

(1)对象的特点:注意对象越集中的、排列越整齐的、颜色越整齐的、有内在联系的,注意的广度就越大。

(2)个人知识与经验:个人的知识越丰富、经验越多,注意的广度就大。

(3)活动任务:活动的任务要求越多、越复杂,注意的广度就越小。

2.注意的稳定性含义:注意稳定性是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注意稳定性影响因素:

(1)人的主观状态:明确的目的性、高度的责任感、坚强的意志以及对事物的浓厚兴趣等都会增强注意的稳定程度;

(2)注意对象的特点:内容丰富的事物要比单调的事物更容易保持注意的稳定,活动变化的事物要比固定的事物更容易保持注意的稳定。

特别注意:

【注意分散】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或叫分心,即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注意的起伏】也叫注意的动摇,即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这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物体的感受性交替且短暂地下降。注意的动摇是有机体机能活动的节律引起的。注意地动摇在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认知活动中总是要发生的。

3.注意地转移含义: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注意转移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前后两种活动的性质和个体对这两种活动的态度。

注意转移影响因素:

(1)原有注意的紧张度:紧张度越大,转移越困难,越缓慢;

(2)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和意义:吸引力越强,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转移就越容易,越迅速;

(3)个人固有神经类型和习惯。

4.注意分配

(1)含义: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如边听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

(2)注意分配影响因素

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度或自动化程度:如果人们对这几种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自动化的程度,那么注意地分配就容易,相反则较困难;

②同时进行的活动的性质和内在的联系:一般来说,注意分配在几种动作技能上比较容易,而分配在几种智力活动上就比较困难。如果两种活动是在同一感觉通道、用同一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注意分配也很难实现。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普通心理学|每天6分钟学点心理学By 22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