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吟的荒野 | 自然文学经典

低吟的荒野 | 春 | 祖母的鳟鱼(下)


Listen Later

我沿着溪流走,屈身慢慢地穿过低矮的灌木丛,将渔线抛向每一个可能有鳟鱼藏身的洞穴,甚至投向原木下那些与我的帽子个头相当的小旋涡。每一处都堪称一种挑战。 最终,我来到一个大池塘,溪流在那里几乎消失于一片长满松树的沼泽地下面。池塘里盘根错节,池水深不见底,足以让巨兽藏身。鱼虫急速开始下降,看不见了,然后缓慢地在水下的一个旋涡里旋转。 接着,便是那期待 中的渔线的紧绷。 我再度眼疾手快地对付着一条鳟鱼。这条鱼比第一条鱼还大。 最终,它浮出了水面,在湿滑的岸上翻滾。我急忙抓住它,可是它却从我的手中滑落;我又拼命地向水中一抓,但它还是在溅起的一片水花中逃向浅滩,沉入枯树下面幽暗的水中。



我在死人溪所见到的最大的一条鳟鱼再也看不见了。在那心急火燎的时刻,我体验到了以前从未感受过的懊恼。我坐在岸边凝视着池塘,想起祖母最喜欢的是小鱼,那些你可以连骨头一起吃掉的小鱼,从卷起的香脆的鱼尾到鱼头一点都不剩。可是,我本该给她带回多么大的一条鱼啊,我本该可以给她讲一个多么好的故事啊!



我满怀希望地在池塘再次尝试,可是这次没有鱼咬钩, 于是我向上游走去。该找个地方把我钓的鱼洗净,吃出门时祖母给我备的午饭了。很快我便找到了理想的去处,沿着溪流平放的一根长着青苔的原木。将渔篮翻倒,我根据鱼的大小将鳟鱼码齐,细心地一条条洗净。然后,将它们铺开,晾在阳光能提亮它们色彩的地方。那裹鱼用的叶子已经变得软软皱皱的,落人溪水,顺水漂流,沉入下面的湍流中。我总共钓了七条鱼,两条十英寸的大鱼,五条小鱼。我用小刀锐利的刀刃划开银白色的鱼腹,在水中轻轻地涮动着鱼身,随后将它们放在重新铺垫的新鲜的立金花叶子上。可不能让它们变软变色。祖母不喜欢看到锋利的鱼刺从粉红色的鱼肉中露出来。这些鱼必须新鲜结实,一点也没变味,一如它们刚从流动着春水的溪流中出来时一样。


下午,在沿着上游垂钓了一英里之后,我来到溢满春水的源流。那里有一个绝妙的池塘,犹如黑檀木般漆黑,掩映在一棵枝繁叶茂、巨大的云杉下。因为岸高,在此地垂钓可谓艰难。可是,片刻之间,便有一道红光闪烁,一条当天最漂亮的鳟鱼跃出水面,乌黑的鱼身,带着深红色的腹纹,那是一条避开了强烈日光照射的鳟鱼。祖母会喜欢那条鱼,或许,比我错过的那条大鱼还要喜欢。后来,她告诉我,那条鱼太漂亮了,舍不得吃。



死人溪的流量越来越小,不久,便分成了一脉涓涓细流。垂钓结束了,我该回家了。我找到了那条老路,背朝落日,开始了漫长的返程。青蛙在湿地中欢唱。山丘里传来知更鸟的叫声。林中的小道越来越暗,有时我在树根和被风折断的树枝上跌跌撞撞。黄昏中的低地已是云雾弥漫,暗香浮动。我匆忙赶路,抓牢了我那珍贵的渔篮,期望每一座山丘都是最后一座。


这时,树林中透过一道光,那是厨房窗口中的灯光。我开始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喊叫,因为我知道她肯定会担忧。门开了,她站在那里,等待着她的冒险家从荒野回到家中。我放慢脚步,调整好渔篮的带子,把帽子戴正,尽量显得不慌不忙,沉着冷静。绝不能让她知道我是跑着回来的。


当我走进门口那团灯光里时,我猛地揭开了渔篮的盖子。“看,奶奶!” 我边叫边将渔篮拿到她面前。她仔细地看了看里面我的战利品,闻了闻从溪水中刚钓上来的鳟鱼那种新鲜自然的气味,随后帮我将鱼取出,摆放在一个白色的盘子里。


接下来,当她高兴地忙乎时,我将我的故事一一讲给她听 — 在第一个盘根错节 的池塘里钓起的两条十英寸长的鳟鱼,赤杨树下的旋涡里钓上来的小鳟鱼,还有那条黑亮的鳟鱼,鱼身上的斑点在灯光下如同火花闪烁一那些鱼是如何拼命挣扎,我又是如何麻利地为她保持鱼的新鲜。她咯咯地笑着,钦佩而又难以置信地摇着头,与我一起重温了那条溪流上的经历:一个池塘接着一个池塘,一条激流接着一条激流,品众鸟歌唱,看鲜花绽放,听溪水潺潺。当我讲到枯树残枝下面的那条大鳟鱼时,她是那么兴奋,而当我错失了那条鱼时,她又是那么痛心!


然而,还有比只是赞赏鳟鱼更要紧的事儿。我们把鱼拿到门外的水泵下又冲洗了一遍,细心用一条干净的毛巾将它们擦干,撒上面粉和盐,然后将它们码好了在金色的黄油上煎烤。鱼尾开始卷曲,鱼腹由点缀着红斑的墨绿色变成了金色。


随后,在厨房的灯光下,在一张铺了新花格桌布的餐桌上,我们,一个八十高龄的老太太和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坐下来吃着由鳟鱼、牛奶和刚出炉的面包组成的美味佳肴,谈论着春天、知更鸟以及钓鱼带来的永恒的欢乐。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低吟的荒野 | 自然文学经典By 爱因斯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