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掌握建康政权占有扬、越之后,对其统治区内人民,进行残酷的苏夺和烧杀,这样,一方面直接使人口减少,生产破坏; 一方面又加速其自身的灭亡。那时江南扬州虽残破不堪,而荆尚称全盛,剂州能够消灭侯景,本是自然不过的事。公元551 体,侯景出兵攻取江州、郢州,乘胜西上,史称其水军“号二十万, 联千里,江左以来,水军之盛未有也”(《南史·侯景传》。景准进至巴陵(今湖南岳阳),将攻江陵。萧绎命王僧辩率兵击退景率,收复器州和江州。次年三月,王僧辩又大捷于姑孰(今安徽当涂),乘胜进抵建康。侯景战败东奔,与心腹数十人乘船海护(今属上海市)人海,景党或死或降,或走投北齐。梁将羊佩装三于鶠随景东走,语舵师驶回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至胡豆洲(今江苏镇江市北),景觉,大惊,欲投水,鹍刺杀之,送景尸于王僧辩,侯景平。
王僧辩从江陵出发时,曾向萧绎请示:“平贼(侯景)之后,嗣君(萧纲)万福(平安不死),未审何以为礼(不知用什么礼节对待他).(《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萧绎的指示是“六门之内, 自极兵威(台城有六个城门,言台城破后,自可放手杀戮)"(《南安·梁昭明太子统传》,也就是暗示萧纲应在被杀之列。城破,
萧纲已为侯景所杀:萧栋(萧统长子萧欢子)兄弟三人本已被景监禁起来,这时就从幽禁处所逃出,投奔荆州军,结果王借险执行了萧绎命令,派人把萧栋兄弟沉水溺死。
荆州军攻克建康之后,“纵兵蹂掠”(《南史·侯景传》).建康人民天天期待“王师”到来,一旦“王师”进城,“老小相扶竞出” (南史·侯景传》);谁知荆州军刚渡过秦准河,就对他们进行报掠,“剥剔士庶,民为其执缚者,相衣(衬衣裤)不免;尽驱逼居民, 以求购赎。自石头至于东城,缘准号叫之声,震响京邑”(梁书·王僧辩传》)。王僧辩在石头城,听到远远呼叫之声,还认为侯景反攻,登城瞭望,知道人民被掠,也不下令禁止。当时都认为“王师之酷,甚于侯景”(《南史·侯景传》)。荆州军进入宫内以后,把贵重财物抢光,因没法向萧绎交代,到了晚上,就用一把火把太极殿(正殿)及东西堂、延阁、秘署全部烧光,只剩下武德、 五明、重云殿及门下、中书、尚书三省被抢救住。这一次浩劫,造成“都下户口,百遗一二;大航(桁)南岸(秦淮河南岸),极目无烟”(《南史·侯景传》)的荒凉景象。
侯景既破,萧绎就在公元552年的十一月,在江陵即帝位, 是为梁元帝。那时江北诸郡,多被东魏侵占,梁、益两州已全部并于西魏,雍州一镇也已沦为西魏的附庸,史称“自侯景之难,州郡大半人魏,自巴陵(今湖南岳阳)以下至建康,缘以长江为限, 荆州界北尽武宁(郡治乐乡,今湖北钟祥西北),西距峡口(巫峡之口),自岭以南,复为萧勃所据。文轨所同,千里而近,人户著籍,不盈三万,中兴之盛,尽于是矣”(《南史·梁元帝纪》,南朝到这时更为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