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

东晋王朝的衰亡


Listen Later

东晋王朝的衰亡与刘裕的当国沈约在《宋书·孔季恭传》 论里说过:江东“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而会稽“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浙东是东晋的剥削渊薮无疑。自从浙东农民起义发生之后,政府派大军进行镇压,除了大肆抢掠以外,还放手屠杀,把江浙地区,搞得残破不堪,所谓“三吴.... 编户饥馑,公私不赡”(《晋书·简文三子传》),“饥馑疾疫”,“歼亡事极”(宋书·孔季恭传》论),扬州的生产事业遭到破坏,荆州的势力自然驾御扬州而上。因此,荆州都督桓玄乘“东土..... 饥馑,漕运不继”(《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元年),东晋政府财政粮食都非常困难的时候,封锁长江,不让上游的物资向下游运输,“商旅遂绝”。于是下游的粮荒更加严重,兵卒的食粮至以粰(谷皮)、橡实代替。东晋政府迫不得已,下令讨伐桓玄,以司马元显为征讨大都督,刘牢之为前锋都督,率军讨玄。桓玄也上表指斥司马元显罪状,举兵东下。公元402年三月,刘牢之为桓玄收买,北府兵不战而降于桓玄,因此桓玄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长驱入建康,司马道子、元显父子先后被杀。以后桓玄又逼安帝而这退位,公元403年十二月,桓玄自己登位做皇帝,国号楚。
表面上是改朝换代了,实际还是危机四伏。东土诸郡,还是有无数农民在“饥馑疾疫”中死去,所谓“会稽饥荒......百姓散在江湖采稆”,“顿仆道路,死者十八九"(《晋书·桓玄传》,“三吴大饥,户口减半,会稽减什三四,临海、永嘉[死散]殆尽”(《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元年)。这样严重问题,新王朝不但不能予以及时解决,相反危机还在加深。
荆州军的成功,是由于北府兵将领的倒戈迎降,以当时实力而论,能与荆州军为敌的,也就是这支北府兵。无怪桓玄认为要巩固自己荆州系统的新政权,削弱北府兵将领的力量是他的主要任务了。因此桓玄在进入建康之后,首先剪除北府将领,夺刘牢之兵权,转牢之为会稽太守,牢之想举兵反抗没有成功,自缢而死。玄又先后杀北府将领吴兴太守高素、辅国将军竺谦之、高平相竺朗之、辅国将军刘袭、袭弟彭城内史刘季武、冠军将军孙无终等。同时桓玄又不得不提拔一些北府后起的将领如刘裕等,来作为他的爪牙,使北府兵能够对他效忠,北府兵依旧能成为拱卫下游的力量。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魏晋南北朝史By 妙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