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的一天,我在幼儿园等孩子放学。忽然收到陌生人添加消息,是朋友分享的名片。王欢?微信里响起一个童年记忆般的声音,有一种听湖南经视新闻的错觉——时间从屏幕穿越回现实,没错了,就是她。
接下来是火速的见面和沟通,合作敲定得很快,我们开始做一个女性系列采访,找到了很多有故事的女人,聊了很多有意思有品质的天。真实的王欢一点点打破我想象中的她,她不施脂粉,快人快语,皮一下很可爱,认真起来又很厉害的样子。在她热热闹闹的外表下永远有一种沉静,她最喜欢跟我说的话是:「慢慢来,我们不着急。」
我想,这种「不着急」不是原地不动的不着急,只是用一种更宽阔的时间维度稀释了「着急」的浓度。我们依然在赶路,依然试图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但我们的脚步不那么仓促了,因此,我们摔的跟头少了一些,闲看风景的心情又多了一些。忙中取静,从容的人,最有趣。
把这种心态换到和孩子的相处中,不难理解为什么王欢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生活的习惯和日常」。把一次挫折、一次成绩放到更宽阔的时间维度里,它们都会被稀释,而最终给孩子留下巨大影响的,是一个稳定向好的家风,是通过不断的自我成长、渐渐变得从容有趣的父母。
很高兴,在我三十五岁这一年,遇见了四十岁的欢姐。她让我看到,人真的可以活得很潇洒,而我也可以像她一样,释放心里的壳,活得再有趣、再从容一些。
我是独立采访人朱茜,感谢关注「100位妈妈的故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