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期内容
在云南,米线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时间单位:“很快的,就一碗米线的时间”;也可以是价格单位:“真便宜,才一碗米线的钱”;它还是云南人的乡愁单位:“甩完家楼下的米线,身心才算真正回来。”
本期「隐秘之门」,我们邀请到饮食人类学家曹雨和土生土长的昆明人斑马,从历史聊到当下:产米的地方很多,为什么是云南形成了米线文化?米线究竟有多少种吃法,佐料有哪些搭配秘诀?米线背后所暗含的食物、人和现代性的思考。
对曹雨来说,谈论食物是田野调查中最容易让人开口的话题,因为它关乎爱和真实的生活。当我们在自家的餐桌或常去的餐馆中,与用心烹饪的人建立起链接时,我们就拥有了某种身份的确定性,和最小单位的乡愁。
内容提要⭐️
1:24 昆明人用“甩”字形容吃米线:又快又有力量
4:02 杭嘉湖、东北都产米,为什么很少吃米线?
6:49 米线与饵丝、卷粉、米干的兄弟姐妹关系
8:26 饵丝的式微:古代追求管饱,现代追求轻盈
10:11 圆粉和扁粉的差异:北偏圆韧,南好扁糯
14:54 用手捏的户撒米线,食材在口腔同时爆炸
16:38 每头牛的苦肠内容不同,每碗撒都独一无二
18:30 花生汤与稀豆粉,糊糊与米线的奇特搭配
21:36 齐宣王“滥竽充数”VS.齐闵王“独奏之乐”
24:55 昆明人与小锅米线,是身与心的乡愁
31:02 大锅米线行云流水,各类帽子任君选择
34:12 凉米线是婚宴标配,过桥是从碗到碗的行为
37:50 草芽口感水灵脆嫩,配清汤鲜到掉眉
41:44 米线背后的食物、人与现代性的思考
46:00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便是参禅
47:55 私藏米线推荐:云南永远给我们惊喜
本期嘉宾🎙️
曹雨:饮食人类学者,《中国食辣史》《一嚼两千年》作者
斑马:松赞产品经理,「大观书屋」主理人
泓嘉:「隐秘之门」主持人
▲芒市早点店陈列的米线和各类“兄弟姐妹”米制品
▲户撒过手米线:米线煮好摊凉后放置手心,烤猪肉与豆粉调制成糊状,佐以花生蒜末,再配以烤至焦香的辣椒、清脆的折耳根,一壶酸浆点睛,层次丰富。
▲苦撒米线:用牛的苦肠液和各种香料作蘸水,每次吃苦撒就像开盲盒,因为每头牛的苦肠内容都独一无二。
▲米线店中壮观的佐料台,可以无限自助,撂成小山状。
▲木姜子棍:用小刀削木姜子屑是吃米线重要的仪式。
▲放了海量薄荷、芫荽、香柳、韭菜的清汤牛扒烀米干。
▲稀豆粉米线:底汤是用豌豆粉调成浆过滤后煮成稀粥,咸香浓稠,搭配米线或米干口感奇特。
▲小锅米线:昆明人的最爱,通常用红铜小锅加入骨汤,放入肉沫、腌菜、臭豆腐等配料,现点现煮,米线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汤汁的味道。
▲大锅米线有很多提前炒制或熬煮好的帽子(浇头),单帽或多帽任君选择。
▲草芽米线:草芽属香蒲科植物,其形状、颜色似小型象牙,又名“象牙菜”,吃起来清香水灵,大多配以清高汤。
▲一碗熟悉的米线,是云南人最小单位的乡愁。
私藏米线地图推荐:
昆明:
德宏:
西双版纳:
大理:
香格里拉: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 Hongjia
声音设计 | 甜食
平面设计 | 秋刀鱼
照片 | 曹雨、花花
-节目音乐-
Aleksey Chistilin - Inspiring Cinematic Ambient
Kyle Preston - It All Comes Together
本期内容
在云南,米线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时间单位:“很快的,就一碗米线的时间”;也可以是价格单位:“真便宜,才一碗米线的钱”;它还是云南人的乡愁单位:“甩完家楼下的米线,身心才算真正回来。”
本期「隐秘之门」,我们邀请到饮食人类学家曹雨和土生土长的昆明人斑马,从历史聊到当下:产米的地方很多,为什么是云南形成了米线文化?米线究竟有多少种吃法,佐料有哪些搭配秘诀?米线背后所暗含的食物、人和现代性的思考。
对曹雨来说,谈论食物是田野调查中最容易让人开口的话题,因为它关乎爱和真实的生活。当我们在自家的餐桌或常去的餐馆中,与用心烹饪的人建立起链接时,我们就拥有了某种身份的确定性,和最小单位的乡愁。
内容提要⭐️
1:24 昆明人用“甩”字形容吃米线:又快又有力量
4:02 杭嘉湖、东北都产米,为什么很少吃米线?
6:49 米线与饵丝、卷粉、米干的兄弟姐妹关系
8:26 饵丝的式微:古代追求管饱,现代追求轻盈
10:11 圆粉和扁粉的差异:北偏圆韧,南好扁糯
14:54 用手捏的户撒米线,食材在口腔同时爆炸
16:38 每头牛的苦肠内容不同,每碗撒都独一无二
18:30 花生汤与稀豆粉,糊糊与米线的奇特搭配
21:36 齐宣王“滥竽充数”VS.齐闵王“独奏之乐”
24:55 昆明人与小锅米线,是身与心的乡愁
31:02 大锅米线行云流水,各类帽子任君选择
34:12 凉米线是婚宴标配,过桥是从碗到碗的行为
37:50 草芽口感水灵脆嫩,配清汤鲜到掉眉
41:44 米线背后的食物、人与现代性的思考
46:00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便是参禅
47:55 私藏米线推荐:云南永远给我们惊喜
本期嘉宾🎙️
曹雨:饮食人类学者,《中国食辣史》《一嚼两千年》作者
斑马:松赞产品经理,「大观书屋」主理人
泓嘉:「隐秘之门」主持人
▲芒市早点店陈列的米线和各类“兄弟姐妹”米制品
▲户撒过手米线:米线煮好摊凉后放置手心,烤猪肉与豆粉调制成糊状,佐以花生蒜末,再配以烤至焦香的辣椒、清脆的折耳根,一壶酸浆点睛,层次丰富。
▲苦撒米线:用牛的苦肠液和各种香料作蘸水,每次吃苦撒就像开盲盒,因为每头牛的苦肠内容都独一无二。
▲米线店中壮观的佐料台,可以无限自助,撂成小山状。
▲木姜子棍:用小刀削木姜子屑是吃米线重要的仪式。
▲放了海量薄荷、芫荽、香柳、韭菜的清汤牛扒烀米干。
▲稀豆粉米线:底汤是用豌豆粉调成浆过滤后煮成稀粥,咸香浓稠,搭配米线或米干口感奇特。
▲小锅米线:昆明人的最爱,通常用红铜小锅加入骨汤,放入肉沫、腌菜、臭豆腐等配料,现点现煮,米线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汤汁的味道。
▲大锅米线有很多提前炒制或熬煮好的帽子(浇头),单帽或多帽任君选择。
▲草芽米线:草芽属香蒲科植物,其形状、颜色似小型象牙,又名“象牙菜”,吃起来清香水灵,大多配以清高汤。
▲一碗熟悉的米线,是云南人最小单位的乡愁。
私藏米线地图推荐:
昆明:
德宏:
西双版纳:
大理:
香格里拉: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 Hongjia
声音设计 | 甜食
平面设计 | 秋刀鱼
照片 | 曹雨、花花
-节目音乐-
Aleksey Chistilin - Inspiring Cinematic Ambient
Kyle Preston - It All Comes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