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主持|吳慧芳/高美館展覽部策展人
來賓|劉秋兒/藝術家
曾經在高雄鹽埕,有個「#豆皮文藝咖啡館」,除了賣咖啡,還展示許多前衛大膽的藝術創作。鋼筋裸露、裝潢風格粗曠的外觀,不同藝術文化在此交揉混雜,呈現了「混種藝術」的反骨態度。
在「豆皮」,訪客能看到平面視覺、行為藝術、劇場表演、攝影與電影、電音、心靈塔羅等各式展覽與演出,是認識當代藝術展演的途徑。除了發行刊物「豆皮丸」,豆皮更開放各種奇思怪想的提案,「你只要願意提案,我就想辦法讓你展出!」1999年至2014年這15年間,豆皮不僅是高雄藝文圈裡最獨樹一幟的存在,也是無數文青們的回憶。
本集將由創辦人、同時自身也是藝術家的劉秋兒,與曾見證豆皮不羈年代的主持人吳慧芳,一起回顧豆皮的事蹟與創舉。雖然豆皮已不存在,但豆皮的叛逆精神,持續在港都傳承著!✨
▐延伸閱讀🔍
✅藝術認證第𝟐𝟕期,𝐩.𝟖𝟐-𝟖𝟓,【藝起𝐓𝐀𝐊𝐀𝐎】:空間與展覽─從分類談早期高雄美術展覽空間(連子儀)
✅藝術認證第𝟑𝟓期,𝐩.𝟒𝟎-𝟒𝟑,藝術介入城市的轉型:豆皮文藝咖啡館 (張淵舜)
✅藝術認證第𝟐𝟑期,𝐩.𝟐𝟐-𝟐𝟓,一種最偉大的藝術正在發生 ─豆皮文藝咖啡館「行走的學校」(黃志偉)
✅藝術認證第𝟓𝟎期,𝐩.𝟏𝟒-𝟐𝟏,身體力行─藝術介入社會的「跨域」現象,關於「豆皮文藝咖啡館」的倔強…(周益弘)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主持|吳慧芳/高美館展覽部策展人
來賓|劉秋兒/藝術家
曾經在高雄鹽埕,有個「#豆皮文藝咖啡館」,除了賣咖啡,還展示許多前衛大膽的藝術創作。鋼筋裸露、裝潢風格粗曠的外觀,不同藝術文化在此交揉混雜,呈現了「混種藝術」的反骨態度。
在「豆皮」,訪客能看到平面視覺、行為藝術、劇場表演、攝影與電影、電音、心靈塔羅等各式展覽與演出,是認識當代藝術展演的途徑。除了發行刊物「豆皮丸」,豆皮更開放各種奇思怪想的提案,「你只要願意提案,我就想辦法讓你展出!」1999年至2014年這15年間,豆皮不僅是高雄藝文圈裡最獨樹一幟的存在,也是無數文青們的回憶。
本集將由創辦人、同時自身也是藝術家的劉秋兒,與曾見證豆皮不羈年代的主持人吳慧芳,一起回顧豆皮的事蹟與創舉。雖然豆皮已不存在,但豆皮的叛逆精神,持續在港都傳承著!✨
▐延伸閱讀🔍
✅藝術認證第𝟐𝟕期,𝐩.𝟖𝟐-𝟖𝟓,【藝起𝐓𝐀𝐊𝐀𝐎】:空間與展覽─從分類談早期高雄美術展覽空間(連子儀)
✅藝術認證第𝟑𝟓期,𝐩.𝟒𝟎-𝟒𝟑,藝術介入城市的轉型:豆皮文藝咖啡館 (張淵舜)
✅藝術認證第𝟐𝟑期,𝐩.𝟐𝟐-𝟐𝟓,一種最偉大的藝術正在發生 ─豆皮文藝咖啡館「行走的學校」(黃志偉)
✅藝術認證第𝟓𝟎期,𝐩.𝟏𝟒-𝟐𝟏,身體力行─藝術介入社會的「跨域」現象,關於「豆皮文藝咖啡館」的倔強…(周益弘)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