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EP04|導讀|雜阿含經:從禪思到神通,含利佛的深談(第492~494經)


Listen Later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4zyo5r000401t54ph701lf/comments


EP04|導讀|雜阿含經:從禪思到神通,含利佛的深談(第492~494經)

本集導讀《雜阿含經》卷十八・第492~494經

「定境不是終點,放下執著才是真出離。」

有些人雖已修到無量三昧、深定境界,但心裡仍執著輕安與寂滅,這就像手上有膠去抓東西,一黏就脫不開。這種人終究還是無法真正離苦,甚至死後還會再輪迴。

「修行不是壓抑,而是觀察『是否起貪愛』,觀察的態度決定你是在升起定力,還是在自我欺瞞。」

  1. 不壓抑,但要照見:修行人可以接觸淨相(例如莊嚴畫面、寧靜場景),但須觀察內心是否生起「染著」。
  2. 一念愛欲,即是順流而下:若觀淨相起貪,代表心未熟,應回修下方便(如戒、念處等)。
  3. 一念遠離,即是順道而行:若觀淨相卻生起厭離、寂靜,表示修行已得力,此人可「自記」——我將得離欲解脫。


尊者舍利弗並不是在鼓吹神通作為修行目標,而是指出:

  • 若能透徹「萬法無自性」與「心能轉法」的道理,就能得大自在。
  • 禪思修定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看破一切法的虛妄與可轉性,進而導向「漏盡通」、「究竟解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如是我聞By Jina 寂那|寂靜中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