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

EP05|建築課中的建築課––建築不只是畫圖,也包含多向度的心智探索


Listen Later


建築系的學生經常熬夜做設計的原因是什麼?在我們看來,建築教育中的學徒,總是同時在學習三種角色:作為創作者的個人實現、作為建築師的社會責任以及作為協調整合者的尊重、涵融、解決衝突。角色之間的關係,本身便是一連串的磨合,而磨合需要時間。


-

既有價值觀的衝撞

建築師要面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業主,不同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宗教信仰、價值偏好,而如果執行的是公共建設,面對的則是整個社會群眾的集體想像,當我們在看一張平面圖的時候,除了繪製出來的線條,還包含了來自社會涵構中的無盡訊息。因此建築課帶來的練習之一,便是或多或少挑動個人對於事物已經設定好的界線,可能會有瓦解並重建的過程。

-

建築物必然要落地,而建築可以持續探索

建築師為建築物的建造做簽證,有其需要為社會把關的事情,包含安全及實用議題,發想若想要實現便要面對材料的限制、工程的需求等。大學設計課學分做為考取建築師證照的第一道門檻,實務觀念是必然要給到的養成。然而建築確實有其精神向度,形上與形下兩端的拉扯、平衡,也形成另一個讓人糾結及困惑的情境。

-

時代流轉帶出不同的主次關係

過往討論建築物設計的「好壞」,大抵都跟物質體感層面的性質有關,如物理環境的通風採光、構築材料的工法創新等。本世紀以來,空調系統的大量普及、網路世界的蓬勃發展等,都帶來一些物質體感「之外」的體驗模式,建築也正在轉換為新的討論方式。

-

現代主義討論建築,著重於「形」的創造,並將建築物整理為基本形狀的關係,進一步梳理出「形」的系統教育方法。建築的學習在這個立基點之上,可以通往「形上」與「形下」的道途,各有其任務及風景。

-

2024.07.06錄音/2024.11.26 整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兩人By 李霽X陳品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