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老北京【三百六十行】有个行当:卖冰。
卖冰的手里握着一把凿子、一把锤子,根据买冰人出钱的多少来开凿冰块的大小。如同割金断银一样,锱铢计较。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在早年间算个奢侈品的冰,到现在自家冰箱就能有的制冰自由,这水冻成的【冰】都经历了些什么?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0:00 拥有制冰自由的冰箱
03:30 制冰自由与复古记忆:冰箱升级与北冰洋的夏天
07:40 古代制冰技术与冰品的享受
12:00冰盏的清脆声能代替吆喝么?
► 冰盏儿介绍
冰盏儿是一种由生黄铜制成的响器,又称冰碗儿,是由生黄铜精心制成的碟形碗,其外壁经过细致磨光。在卖冷食冷饮的商贩手中,它们被巧妙地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小指则稳稳托住碗底。通过不断挑动和敲击下面的碗,冰盏儿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嘀嘀、嗒嗒”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成为那个时代卖冷饮的独特标志。在炎炎夏日,老北京的街头巷尾常响起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声响,那是冰盏儿发出的美妙音乐。
14:40 北京冰窑的历史与变迁
从皇家御用到后来成为工厂或公用储存,部分冰窖如雪池冰窖至今仍存,成为历史文物。这些冰窖的使用与储存技术相对简单,主要依靠密封性和半地下结构保持冰块。冰窖文化在北京地名中也有所体现,如冰窖口胡同和冰窖胡同。
►1934年10月,北平市社会局颁发给合兴冰窖的营业执照
►柏木冰箱 故宫博物院藏
19:26 北京古建筑与冰块文化探秘
对话围绕北京的古建筑,如禄米仓胡同及其文创园展开,讲述了古代官员俸禄中的糯米以及粮仓建筑的保存情况。进一步讨论了古代皇宫中冰块的使用,其根据妃嫔地位高低分配不同,体现了社会等级差异。冰块不仅用于降温,皇家还用其制作饮品,与普通百姓的用水系统截然不同,凸显了元代以来北京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
22:07 玉泉山水系与皇家冰藏的历史与现状
►故宫冰窑餐厅
28:21 北京皇家冰窖的历史变迁与转型
冰块采自寒冬季节,据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腊八日御河起冰贮窖,通河运冰贮内窖,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窖,开门运之。各门护城河打冰,于河边修土窖贮之,夏日出易甚便。”
老北京时冰窖分为两种,一为官办冰窖,一为民办冰窖。二者加起来,得有数十座。官办冰窖多为砖石砌筑的拱形地下冰窖,民办冰窖则皆为挖掘土坑,窖穴贮冰。官办冰窖,又分两类,一类是直接为皇宫服务的御用冰窖,一类是为官衙或王府服务的吏用冰窖。
►人们从城墙旁边的护城河切割冰块存储至夏季用于生活
►凿冰工具
►采冰并用绳索牵引冰块
30:37 制冰行业与水井控制的相似性探讨
对比北京过去的水井控制和现代制冰行业的运营模式,揭示了两者在资源控制、成本投入及行业垄断上的共通之处。制冰行业需在冬季获取冰源,涉及上游放水、冰库储存等复杂流程,且需维护良好的卫生条件。北平制冰厂作为行业代表,展现了制冰业的专业化和科技感。
34:17 北冰洋汽水的历史与品牌复兴
北冰洋前身为始建于1936年的北平制冰厂
1949年收归国有
1951年开始生产汽水,正式注册了由雪山和白熊组成的“北冰洋”商标
1969年重新改制,成立了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
北平制冰厂
43:43 油炸冰淇淋与台湾绵绵冰的美食探索
台湾绵绵冰真的是古偶台剧的常驻甜品
47:37 刨冰文化与夏日美食分享
在浪姐舞台上的阿雅
曾经的《锉冰进行曲》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By 鲁西西在东区老北京【三百六十行】有个行当:卖冰。
卖冰的手里握着一把凿子、一把锤子,根据买冰人出钱的多少来开凿冰块的大小。如同割金断银一样,锱铢计较。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在早年间算个奢侈品的冰,到现在自家冰箱就能有的制冰自由,这水冻成的【冰】都经历了些什么?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0:00 拥有制冰自由的冰箱
03:30 制冰自由与复古记忆:冰箱升级与北冰洋的夏天
07:40 古代制冰技术与冰品的享受
12:00冰盏的清脆声能代替吆喝么?
► 冰盏儿介绍
冰盏儿是一种由生黄铜制成的响器,又称冰碗儿,是由生黄铜精心制成的碟形碗,其外壁经过细致磨光。在卖冷食冷饮的商贩手中,它们被巧妙地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小指则稳稳托住碗底。通过不断挑动和敲击下面的碗,冰盏儿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嘀嘀、嗒嗒”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成为那个时代卖冷饮的独特标志。在炎炎夏日,老北京的街头巷尾常响起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声响,那是冰盏儿发出的美妙音乐。
14:40 北京冰窑的历史与变迁
从皇家御用到后来成为工厂或公用储存,部分冰窖如雪池冰窖至今仍存,成为历史文物。这些冰窖的使用与储存技术相对简单,主要依靠密封性和半地下结构保持冰块。冰窖文化在北京地名中也有所体现,如冰窖口胡同和冰窖胡同。
►1934年10月,北平市社会局颁发给合兴冰窖的营业执照
►柏木冰箱 故宫博物院藏
19:26 北京古建筑与冰块文化探秘
对话围绕北京的古建筑,如禄米仓胡同及其文创园展开,讲述了古代官员俸禄中的糯米以及粮仓建筑的保存情况。进一步讨论了古代皇宫中冰块的使用,其根据妃嫔地位高低分配不同,体现了社会等级差异。冰块不仅用于降温,皇家还用其制作饮品,与普通百姓的用水系统截然不同,凸显了元代以来北京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
22:07 玉泉山水系与皇家冰藏的历史与现状
►故宫冰窑餐厅
28:21 北京皇家冰窖的历史变迁与转型
冰块采自寒冬季节,据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腊八日御河起冰贮窖,通河运冰贮内窖,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窖,开门运之。各门护城河打冰,于河边修土窖贮之,夏日出易甚便。”
老北京时冰窖分为两种,一为官办冰窖,一为民办冰窖。二者加起来,得有数十座。官办冰窖多为砖石砌筑的拱形地下冰窖,民办冰窖则皆为挖掘土坑,窖穴贮冰。官办冰窖,又分两类,一类是直接为皇宫服务的御用冰窖,一类是为官衙或王府服务的吏用冰窖。
►人们从城墙旁边的护城河切割冰块存储至夏季用于生活
►凿冰工具
►采冰并用绳索牵引冰块
30:37 制冰行业与水井控制的相似性探讨
对比北京过去的水井控制和现代制冰行业的运营模式,揭示了两者在资源控制、成本投入及行业垄断上的共通之处。制冰行业需在冬季获取冰源,涉及上游放水、冰库储存等复杂流程,且需维护良好的卫生条件。北平制冰厂作为行业代表,展现了制冰业的专业化和科技感。
34:17 北冰洋汽水的历史与品牌复兴
北冰洋前身为始建于1936年的北平制冰厂
1949年收归国有
1951年开始生产汽水,正式注册了由雪山和白熊组成的“北冰洋”商标
1969年重新改制,成立了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
北平制冰厂
43:43 油炸冰淇淋与台湾绵绵冰的美食探索
台湾绵绵冰真的是古偶台剧的常驻甜品
47:37 刨冰文化与夏日美食分享
在浪姐舞台上的阿雅
曾经的《锉冰进行曲》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