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 本集來賓|龔卓軍
美學研究學者、策展人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 副教授 / 所長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研究專長領域:法國當代哲學、現象學、美學
🌟 本集摘要|
🗞 開始研究美學與從事藝術教育的契機是什麼?
🗞 唸研究所時期對梅洛龐蒂身體哲學與語言理論的興趣
🗞 1980年代翻譯梅洛龐蒂的文章:
🗞 93、94 年在張老師月刊的編輯工作經驗
🗞 第一次有機會用跨領域/學科的方式來認識哲學
🗞 用現象學的概念去採訪、還原受訪者的故事
🗞 被要求在工作裡不能使用哲學術語講述議題的寫作經驗
🗞 當時覺得哲學跟藝術的連結是很自然的
🗞 在中山大學的任教時期:研究法國哲學
🗞 認識德國、法國背景的哲學界朋友的影響
🗞 2004 受南藝大的邀請到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做觀察
🗞 《張老師月刊》用人的經歷與人的故事來推動大家的思考
🗞 92 - 96 年的《宗教普渡藝術節》、台北藝術圈、社會運動
🗞 對《淡水河上的風雲》系列展覽與脈絡的印象
🗞 從進到南藝大開始,正式進入藝術的脈絡
🗞 藝術教育的最大特點:透過實作在感性層面的放大與自由的表現
🗞 德勒茲是如何寫出《電影Ⅰ 》和《電影II》兩部經典著作的?
🗞 法國的社會提供的豐富藝術資源與感性經驗
🗞 德勒茲、傅柯、沙特與梅洛龐蒂當時所處的法國社會處境:當時的時間與空間
🗞 哲學與藝術的差異也剛好就是可以互補的地方
🗞 哲學學生如何對哲學更有想像?
🗞 藝術學生如何增進自己對作品的表述?
🗞 訪談的經驗從在張老師月刊的採訪工作經驗時期就開始了
🗞 訪談藝術家與藝術家家人的經驗
🗞 在採訪現場與受訪人、受訪人家人所形成的關係
🗞 採訪就等於人類學當中的田野調查方法嗎?
🗞 傅柯的《另類空間》
🗞 藝術當中的「空間傾向」
🗞 身體作為運動空間中的「尺度」和「節點」
🗞 以實際踏查曾經的那瑪夏小林村位址的身體經驗為例
🗞 不再以單一學科的視角來看藝術創作當中的「田野調查」方法
🗞 「走」出來的策展方法
🗞 把策展過程視為一種「轉換」(Transformation)
🗞 長期執行田野調查的身體代價
🗞 德勒茲的《何謂哲學?》
🗞 藝術創作裡的觀念( idée )
🗞 觀念形式的轉變:從觀念到概念化
🗞 理論在藝術創作中的工具作用 ( 結構化思考 )
📣 更多關於書店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flaneuraccess/
IG|https://www.instagram.com/flaneuraccess/
主持人|林路
節目企劃|林路
視覺設計|林路
片頭設計與後製|林路、Yifang
片頭、片尾音樂|Midnight Escape - Peter Spacey Remix Song by Peter Spacey, Ziv Moran
節目製作人|林路(漫遊者通道書店)
節目錄音師|Yifang
行政統籌|林路、Yifang
節目後製|林路、Yifang
節目監製|林路(漫遊者通道書店)、Yifang(聽說媒體有限公司)
🌙 本集來賓|龔卓軍
美學研究學者、策展人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 副教授 / 所長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研究專長領域:法國當代哲學、現象學、美學
🌟 本集摘要|
🗞 開始研究美學與從事藝術教育的契機是什麼?
🗞 唸研究所時期對梅洛龐蒂身體哲學與語言理論的興趣
🗞 1980年代翻譯梅洛龐蒂的文章:
🗞 93、94 年在張老師月刊的編輯工作經驗
🗞 第一次有機會用跨領域/學科的方式來認識哲學
🗞 用現象學的概念去採訪、還原受訪者的故事
🗞 被要求在工作裡不能使用哲學術語講述議題的寫作經驗
🗞 當時覺得哲學跟藝術的連結是很自然的
🗞 在中山大學的任教時期:研究法國哲學
🗞 認識德國、法國背景的哲學界朋友的影響
🗞 2004 受南藝大的邀請到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做觀察
🗞 《張老師月刊》用人的經歷與人的故事來推動大家的思考
🗞 92 - 96 年的《宗教普渡藝術節》、台北藝術圈、社會運動
🗞 對《淡水河上的風雲》系列展覽與脈絡的印象
🗞 從進到南藝大開始,正式進入藝術的脈絡
🗞 藝術教育的最大特點:透過實作在感性層面的放大與自由的表現
🗞 德勒茲是如何寫出《電影Ⅰ 》和《電影II》兩部經典著作的?
🗞 法國的社會提供的豐富藝術資源與感性經驗
🗞 德勒茲、傅柯、沙特與梅洛龐蒂當時所處的法國社會處境:當時的時間與空間
🗞 哲學與藝術的差異也剛好就是可以互補的地方
🗞 哲學學生如何對哲學更有想像?
🗞 藝術學生如何增進自己對作品的表述?
🗞 訪談的經驗從在張老師月刊的採訪工作經驗時期就開始了
🗞 訪談藝術家與藝術家家人的經驗
🗞 在採訪現場與受訪人、受訪人家人所形成的關係
🗞 採訪就等於人類學當中的田野調查方法嗎?
🗞 傅柯的《另類空間》
🗞 藝術當中的「空間傾向」
🗞 身體作為運動空間中的「尺度」和「節點」
🗞 以實際踏查曾經的那瑪夏小林村位址的身體經驗為例
🗞 不再以單一學科的視角來看藝術創作當中的「田野調查」方法
🗞 「走」出來的策展方法
🗞 把策展過程視為一種「轉換」(Transformation)
🗞 長期執行田野調查的身體代價
🗞 德勒茲的《何謂哲學?》
🗞 藝術創作裡的觀念( idée )
🗞 觀念形式的轉變:從觀念到概念化
🗞 理論在藝術創作中的工具作用 ( 結構化思考 )
📣 更多關於書店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flaneuraccess/
IG|https://www.instagram.com/flaneuraccess/
主持人|林路
節目企劃|林路
視覺設計|林路
片頭設計與後製|林路、Yifang
片頭、片尾音樂|Midnight Escape - Peter Spacey Remix Song by Peter Spacey, Ziv Moran
節目製作人|林路(漫遊者通道書店)
節目錄音師|Yifang
行政統籌|林路、Yifang
節目後製|林路、Yifang
節目監製|林路(漫遊者通道書店)、Yifang(聽說媒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