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客廣播電臺 I 客座教授!安烈炫

EP19|中原客家記憶的學習、壓縮與遺失


Listen Later

族群認同預設了族群意識,族群意識又預設了許多相關的記憶。

本文把中原客家記憶的學習與遺失,作為台灣客家族群記憶的形成的一個過程。

台灣客人經學習而具中原客家意識,後因失憶,而在台灣本土化過程中,提供了台灣客家意識形成的空間。

 

節目筆記︰

05’15” 族群記憶的來源,可能是後天學習,也可能是直接體驗,台灣客家族群意識中尤為明顯。

08’20” 台灣客人,從粵人、義民、客人、中原客家、台灣客家的轉變,可說是關於客家記憶的轉變。

13’00” 台灣客人學習中原客家意識:書、期刊、文獻、會議、社團結社、集會儀式、傳說與故事都曾發生作用。

33’00” 借用陳其南教授「土著化」理論,可進一步理解台灣客家意識誕生的基礎。

35’00” 台灣現代化進程中,通過都市化、工業化過程,客家人的中原漢人記憶逐漸被壓縮、遺忘。

徐正光教授形容「客家人成了隱形人」,鍾肇政先生則說「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

46’00” 失憶留下新客家意識的形成的空間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4/05/10/visiting-professor-anlie-learning-compression-and-loss-of-hakka-memory/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講客廣播電臺 I 客座教授!安烈炫By 張維安, 羅烈師, 林本炫,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