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 本集來賓|
王宥婷
藝術工作者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藝術家網站 : https://wyts.space
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曾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協助數位展示的工作。從2012年至今,我關注現今社會「觀看方式」的各種可能性,以實驗性的精神打破既定的觀看模式,主題涵蓋時間、空間、過去、人文情懷等,近8年的創作形式持續以實驗動畫、錄像、3D掃描、數位媒材、田調、身體為主。2012年至2016年以電腦動畫的純粹、實驗性、去敘事的精神,探討數位時代下的現實與虛擬的關係及差異,2016年至紐西蘭北島駐村期間,透過出現當地各地方普及卻常被人忽略的監視器,企圖將監視轉換為純粹的觀看,重新詮釋監視系統的影像。2017年開始以身體作為媒材,透過三年長駐於臺灣東部,身體自然形成這片土地的記憶,對應考古挖掘臺灣土地過去的遺留,探究土地是否有記憶的能力。
得獎
2021,洄瀾美展,首獎,花蓮
2013,高雄獎,首獎,高雄
駐村
2021,慈恩國際藝術村,花蓮
2021,小碉堡(志哈克藝術實驗場),花蓮
2016,聯合理工學院,奧克蘭,紐西蘭
/
吳宥漆
花蓮慈恩國際藝術村主理人
慈恩國際藝術村(慈恩哲思之丘):
https://cienart.com/
https://www.facebook.com/Cienreflectionzone
🌟 本集摘要|
( 本集錄製時間為 2021 年底 )
🗞 創辦藝術村的原因
🗞 廢棄幼稚園改建成的開放式藝術村
🗞 藝術家的駐村生活:加強和他人連結的生活型態
🗞 藝術家們在創作過程當中的互相支持
🗞 藝術村作為一個社會實驗中心
🗞 創辦藝術村為家鄉花蓮的生活帶來的改變與可能性
🗞 藝術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 下定決心辭職繼續創作的原因
🗞 曾經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暫時離開學院來確定自己是不是想要繼續走藝術創作這條路
🗞 對生活、社會中各種現象的提問和探索
🗞 受到研究所時期的教授在評圖過程當中的提問方式訓練影響
🗞 認為創作當中最重要的是「真誠」
🗞 如何確認自己使用的藝術語言當中沒有任何武裝或偽裝
🗞 在工作的期間當中發現自己完全沒有辦法進入藝術創作的狀態
🗞 對每個人來說對創作滿足程度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 「理性的理解」與「感性的理解」的創作方法
🗞 身體感知在自己作品〈悠悠〉當中的角色是一種媒介/媒材
🗞 作品的提問:到底什麼是時間?
🗞 把事件檔案化、數據化的時候,事件的「紀實性」同時也變得越來越薄弱
🗞 當我們在同一個地點,把現在時代發生中的事件檔案化之後,那和史前發生的事件與被發現的遺跡所帶來的時間差是什麼呢?
📣 更多關於書店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flaneuraccess/
IG|https://www.instagram.com/flaneuraccess/
主持人|林路
節目企劃|林路
視覺設計|林路
片頭設計與後製|林路、Yifang
片頭、片尾音樂|Midnight Escape - Peter Spacey Remix Song by Peter Spacey, Ziv Moran
節目製作人|林路(漫遊者通道書店)
節目錄音師|Yifang
行政統籌|林路、Yifang
節目後製|林路、Yifang
節目監製|林路(漫遊者通道書店)、Yifang(聽說媒體有限公司)
🌙 本集來賓|
王宥婷
藝術工作者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藝術家網站 : https://wyts.space
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曾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協助數位展示的工作。從2012年至今,我關注現今社會「觀看方式」的各種可能性,以實驗性的精神打破既定的觀看模式,主題涵蓋時間、空間、過去、人文情懷等,近8年的創作形式持續以實驗動畫、錄像、3D掃描、數位媒材、田調、身體為主。2012年至2016年以電腦動畫的純粹、實驗性、去敘事的精神,探討數位時代下的現實與虛擬的關係及差異,2016年至紐西蘭北島駐村期間,透過出現當地各地方普及卻常被人忽略的監視器,企圖將監視轉換為純粹的觀看,重新詮釋監視系統的影像。2017年開始以身體作為媒材,透過三年長駐於臺灣東部,身體自然形成這片土地的記憶,對應考古挖掘臺灣土地過去的遺留,探究土地是否有記憶的能力。
得獎
2021,洄瀾美展,首獎,花蓮
2013,高雄獎,首獎,高雄
駐村
2021,慈恩國際藝術村,花蓮
2021,小碉堡(志哈克藝術實驗場),花蓮
2016,聯合理工學院,奧克蘭,紐西蘭
/
吳宥漆
花蓮慈恩國際藝術村主理人
慈恩國際藝術村(慈恩哲思之丘):
https://cienart.com/
https://www.facebook.com/Cienreflectionzone
🌟 本集摘要|
( 本集錄製時間為 2021 年底 )
🗞 創辦藝術村的原因
🗞 廢棄幼稚園改建成的開放式藝術村
🗞 藝術家的駐村生活:加強和他人連結的生活型態
🗞 藝術家們在創作過程當中的互相支持
🗞 藝術村作為一個社會實驗中心
🗞 創辦藝術村為家鄉花蓮的生活帶來的改變與可能性
🗞 藝術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 下定決心辭職繼續創作的原因
🗞 曾經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暫時離開學院來確定自己是不是想要繼續走藝術創作這條路
🗞 對生活、社會中各種現象的提問和探索
🗞 受到研究所時期的教授在評圖過程當中的提問方式訓練影響
🗞 認為創作當中最重要的是「真誠」
🗞 如何確認自己使用的藝術語言當中沒有任何武裝或偽裝
🗞 在工作的期間當中發現自己完全沒有辦法進入藝術創作的狀態
🗞 對每個人來說對創作滿足程度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 「理性的理解」與「感性的理解」的創作方法
🗞 身體感知在自己作品〈悠悠〉當中的角色是一種媒介/媒材
🗞 作品的提問:到底什麼是時間?
🗞 把事件檔案化、數據化的時候,事件的「紀實性」同時也變得越來越薄弱
🗞 當我們在同一個地點,把現在時代發生中的事件檔案化之後,那和史前發生的事件與被發現的遺跡所帶來的時間差是什麼呢?
📣 更多關於書店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flaneuraccess/
IG|https://www.instagram.com/flaneuraccess/
主持人|林路
節目企劃|林路
視覺設計|林路
片頭設計與後製|林路、Yifang
片頭、片尾音樂|Midnight Escape - Peter Spacey Remix Song by Peter Spacey, Ziv Moran
節目製作人|林路(漫遊者通道書店)
節目錄音師|Yifang
行政統籌|林路、Yifang
節目後製|林路、Yifang
節目監製|林路(漫遊者通道書店)、Yifang(聽說媒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