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客廣播電臺 I 客座教授!安烈炫

EP23|社會調查與客家研究


Listen Later

節目筆記︰

0’00”量化研究方法和質性研究方法的差別。量化研究法就是大家熟知的問卷調查法。田野調查法就是質性研究方法。質性研究方法還發展出許多其他方法。

4’20”不稱「質化」而稱「質性」研究方法,因為人的現象和社會現象本來就是「質」的。把「質」的人的行為和社會現象轉化為「數據」、「數量」來研究,所以稱為「量『化』研究」。量化研究不完全等於民意調查和簡單的百分比呈現,有嚴謹的問卷設計、抽樣和統計推論分析。問卷調查最重要的是「自變項」和「依變項」,探討這兩者的關係。

14’00”抽樣是嚴謹的過程。在時間和經費考量下,1,200個受訪樣本是最划算的樣本數,所以常見各種面訪或者電話調查都是抽樣1,200人,此時的抽樣誤差是3個百分點。

17’30”網路問卷調查尚未能解決隨機抽樣問題,無法進行統計推論,因此不具有嚴謹學術價值,只能供參考。電話調查剛出現時,也有這個問題,電話調查的抽樣問題解決之後,電話調查很常被採用。但目前出現新的問題是,在1,200個樣本中,家用電話和行動電話要各抽取多少個樣本才合理?目前尚未有定論,因此造成爭論。

20’00”即便是透過嚴謹的抽樣過程,最後完成訪問的1.200份樣本,仍必須和全國人口的特性,進行「樣本代表性檢定」,通常是用性別和年齡來檢定。

21’30”二十世紀中期後社會科學裡的量化研究方法快速發展,加上近年客家研究議題不斷擴展,量化研究方法才進入客家研究。譬如臺灣客家人口有多少,這一類的議題,必須仰賴抽樣的問卷調查方法。失業率調查是最典型的抽樣調查,以此推論全國的失業率是多少。

28’00” 客委會成立後,客家人口抽樣調查是很重要的施政項目之一。民國105年客委會執行「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民國110年也做過一次,抽樣調查6萬多人,認同自己是客家人的比例增加,但是會說客家話的人口減少。為什麼要調查6萬多人,抽樣誤差可以大幅減少。並且因為要進行各行政區,包括各縣市、各鄉鎮區的比較,樣本數也就必須夠大。

34’00”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簡稱「國科會」)」支持,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執行,已經有40年歷史的「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是臺灣最重要的問卷調查資料庫。有一些客家研究是使用這個調查資料完成的。使用調查資料進行研究,可能顛覆既有的一些想法。

46’00’’量化研究在客家研究仍較少人從事,運用大型調查資料庫進行客家研究,是相當執行鼓勵的方向。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4/06/07/visiting-professor-lin-ben-hyun-social-survey-and-hakka-studies/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講客廣播電臺 I 客座教授!安烈炫By 張維安, 羅烈師, 林本炫,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