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HAPPY HUMAN PLUMBER 人體水電工

🎙️EP310|人類乳突病毒(HPV):從致癌性發現到全球預防


Listen Later

🎙️EP310|人類乳突病毒(HPV):從致癌性發現到全球預防



📌主題亮點

  • ​HPV 作為致癌因子的歷史發現過程,從早期觀察到典範轉移
  • ​E6 與 E7 致癌蛋白如何分子層面劫持細胞,驅動癌變
  • ​疫苗的誕生與演進:二價、四價到九價疫苗的公共衛生勝利
  • ​澳洲、北歐與台灣的疫苗政策經驗,展現真實世界的防癌成效
  • ​未來新方向:自我採樣、液態活檢與治療性疫苗的前景



🔍內容解析


📖 本集重點


在這一集,我們將帶大家走過一段橫跨超過半個世紀的醫學歷程:人類如何從對疣的模糊描述,走到確認 HPV 是子宮頸癌的致病元兇,再到今天疫苗普及、全球防癌策略成形的關鍵時刻。你將聽見 Harald zur Hausen 教授如何挑戰主流、發現 HPV16 與 HPV18,科學界如何一步步破解病毒劫持細胞的分子機制,以及預防性疫苗如何成為公共衛生的劃時代突破。最後,我們還會談到台灣在 2025 年邁入性別中立接種的歷史里程碑,以及未來可能徹底改變篩檢與治療的最新科技。



🧬 解開病毒致癌物的謎團:歷史視角


HPV 作為癌症致病因子的確立,是現代醫學史上最經典的「典範轉移」。19 世紀,義大利醫師 Rigoni-Stern 就曾提出子宮頸癌與性行為有關的流行病學觀察。到了 20 世紀中葉,主流假說認為 HSV-2 是致癌元兇。然而,Harald zur Hausen 教授在 1970 年代起挑戰這一假說,他沒有在癌細胞中找到 HSV-2 的 DNA,卻堅持尋找其他病毒線索。1976 年,他大膽提出 HPV 可能才是真正的致癌者。


真正的突破出現在 1980 年代,隨著分子生物學工具的成熟,zur Hausen 團隊成功分離並鑑定出 HPV16 與 HPV18,並證實它們廣泛存在於子宮頸癌腫瘤中。隨後,病毒基因 E6 與 E7 被確定為主要致癌引擎,能分別破壞 p53 與 pRb 這兩條細胞生長控制路徑。這不僅解釋了 HPV 的致癌機制,也揭示了癌症生物學的共通性。這項發現讓 zur Hausen 在 2008 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 細胞的分子劫持:HPV 致病機制


HPV 是一個龐大的雙股 DNA 病毒家族,型別超過 400 種。依致癌潛力,分為高風險與低風險型。HPV16 與 HPV18 兩者就造成全球約 70% 的子宮頸癌。


病毒透過上皮基底層的微小傷口入侵,並與細胞分化過程緊密結合。大部分感染會被免疫系統清除,但若高風險型 HPV 形成持續性感染,就可能進入癌前病變甚至癌症。


E6 蛋白透過降解「基因守護者」p53,讓受損細胞逃過凋亡;E7 蛋白則破壞 pRb 的細胞週期調控,使細胞不斷分裂。兩者協同作用,拆除了細胞的兩大剎車,導致基因不穩定與惡性轉化。從初始感染到癌症發生,可能需要 10 至 20 年,這也正是篩檢與疫苗能有效阻斷病程的科學依據。



💉 預防性疫苗:公共衛生的勝利


HPV 疫苗的誕生是病毒學與公共衛生的完美結合。與傳統疫苗不同,它們利用 L1 蛋白自我組裝成「病毒樣顆粒」(VLP),結構逼真卻無 DNA,不具感染性。這種 VLP 激發的免疫反應比自然感染更強、更持久。


三代疫苗演進的重點:

  • ​二價(Cervarix):針對 HPV16、18,能預防約 70% 的子宮頸癌
  • ​四價(Gardasil):新增 HPV6、11,可預防癌症與生殖器疣
  • ​九價(Gardasil 9):涵蓋 7 種高風險型別,子宮頸癌預防率約 90%


臨床試驗證據一致顯示,疫苗效力接近 100%,安全性極高。美國超過 1.35 億劑接種,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增加。長期追蹤研究更證實,保護力可持續至少 10 至 14 年,且可能終身。WHO 更提出單劑接種就能達到相當保護力的科學證據,這將改變全球疫苗政策。



🌍 全球真實世界的效力


澳洲是最早推動全國性校園接種計畫的國家。短短十年內,年輕女性的 HPV 盛行率從 28.7% 降至 1.1%,尖銳濕疣幾乎消失,甚至未接種的男性也因群體免疫而受惠。


北歐的數據更具震撼力。瑞典近 170 萬女性研究顯示,17 歲前接種者的子宮頸癌發生率下降近 90%。丹麥則觀察到,HPV16 與 18 幾近消失,子宮頸癌發生率開始快速下滑。這是人類首次在群體層級證實疫苗能真正「預防癌症」。


HPV 疫苗效益不只限於子宮頸癌。它同時能預防肛門癌、陰莖癌、陰道癌、外陰癌,以及男性日益上升的口咽癌。研究顯示,接種者的口腔 HPV 感染率下降 88%,為未來防治頭頸癌奠定基礎。



🇹🇼 台灣的公共衛生策略


台灣自 2018 年起,提供國中女生公費接種九價疫苗,採用校園集中模式,以確保高覆蓋率。2025 年起,更將國中男生納入計畫,成為東亞第一個實行「性別中立公費接種」的國家。


這項政策的三大意義:

  1. ​直接保護男性:降低口咽癌、肛門癌與陰莖癌風險
  2. ​加速群體免疫:男性不再只是傳播鏈的一環,而能成為防疫屏障
  3. ​實踐健康平權:打破「HPV 只屬於女性健康」的刻板印象


台灣此舉不僅回應了全球科學證據,更在亞太地區樹立領先典範。



🔮 未來的地平線:篩檢與治療創新


疫苗雖能預防,但對已感染者與未接種者,醫學界仍在追求更多解方:

  • ​自我採樣:女性可在家中採樣送檢,準確度媲美臨床採樣,能提升篩檢率,特別在資源不足地區。
  • ​液態活檢(HPV-DeepSeek):透過血液檢測微量 HPV DNA,能在症狀出現前十年預測頭頸癌,為早期診斷帶來革命。
  • ​治療性疫苗:Vvax001 在 CIN3 病變中展現 50% 消退率,未來可能取代部分手術,為患者帶來免疫療法的希望。


這些創新將形成一個「三層防護網」:

  1. ​預防性疫苗 → 阻斷新感染
  2. ​篩檢工具 → 提升覆蓋率、早期發現
  3. ​治療性疫苗 → 為既有病變提供非侵入解方



📣負責任的行動


子宮頸癌是全球少數能「被消除」的癌症之一。世界衛生組織設定了三大目標:

  1. ​90% 女孩在 15 歲前完成接種
  2. ​70% 女性在 35 歲與 45 歲完成篩檢
  3. ​90% 癌前病變或癌症患者獲得治療


台灣已在接種上邁出關鍵一步。接下來,仍需要更多教育、溝通與公平政策,確保偏鄉、弱勢與跨國家庭都能獲得相同保護。



📚熱門關鍵字


#HPV #人類乳突病毒 #子宮頸癌 #E6蛋白 #E7蛋白 #HPV疫苗 #Cervarix #Gardasil #九價疫苗 #群體免疫 #公共衛生 #台灣政策 #WHO #癌症預防 #液態活檢 #治療性疫苗



🎤主講人資訊


Dr.Happy Human Plumber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DR.HAPPY HUMAN PLUMBER 人體水電工By DR.HAPPY HUMAN PLU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