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圆桌

EP3:AI如何让建筑更“懂”人?清华教授聊声学与设计的未来


Listen Later

『主要内容』:

  • 学术前沿:解析AI在性能驱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音乐厅声学设计、环保吸音材料等创新方向
  • 行业洞察:中国房企的AI技术尝试、腾讯/阿里等企业的场景探索
  • 科研日常:跨国实验室合作,招募计算机/建筑背景博士生
  • 教育思考:中西方学术培养差异,建筑生如何借力AI实现职业转型



『本期嘉宾』
吕帅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博导,本硕博毕业于清华,曾访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并任悉尼大学讲师(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AI赋能的性能驱动建筑设计,现招收计算机、建筑、能环等相关背景的博士生/博士后(熟悉ML/参数化设计/建筑模拟者优先)。
个人网页:shuailulab.com
个人email:[email protected]

『慕尼黑圆桌成员』
子鱼:高级音频工程师,留欧10+年。公众号/知乎:子鱼说声学。业余吉他手,业余脱口秀演员。
Lumi:临床医学博士,德国马普所生物医学博士后,开发生物医学用的光学设备,创业筹备中。排球队主力。

『时间戳』
00:00:00 建筑×AI:奇妙的跨界碰撞
吕帅教授聊聊自己从清华到悉尼,再回清华的学术之旅,还分享了疫情网课那些意想不到的趣事。
他带我们探索建筑与AI结合的无限可能,以及澳洲教育。
00:06:15 建筑声学:不只是隔音那么简单
声音影响心情、效率甚至睡眠。
吕帅教授揭秘剧院、音乐厅、办公室的声学设计秘密,还回忆了在亚琛工大的奇妙邂逅。
00:07:54 声音清晰度的奥秘
从个人差异到房间吸音,原来声音清不清楚有这么多门道。
吕帅教授也谈到噪音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建筑该如何帮忙降噪。
00:10:24 吸音材料也疯狂
玻璃棉、石棉、密胺酯,各有优缺点。
更酷的是——废旧轮胎也能变身环保吸声材料!
00:12:32 音乐厅与建筑的默契合作
原来建筑不仅要好看,还要“好听”。
吕帅教授讲解乐器、建筑、谱曲之间的默契,还有盲人如何用声音“看见”世界。
00:19:54 AI×建筑声学:未来已来?
招志愿者做实验其实超难,吕帅教授分享了招募技巧。
AI虽然在声学和设计领域很有潜力,但也不是万能,还在寻找更好的方法融合物理和算法。
00:24:03 理想中的建筑AI小助手
吕帅教授畅想:未来AI能处理建筑设计里最细碎、最繁琐的活,还能帮不同专业的人顺畅协作。
想象一下,有个不累的超能助理在身边。
00:27:36 中国地产×AI:进展与挑战
虽然房地产不景气,但大厂们早就盯上了AI。
吕帅教授分享了一段深圳五星级酒店“房中房”的声学奇事,以及对未来材料创新的期许。
00:32:03 AI在建筑的多重身份
AI能画平面图、做三维建模,也能优化流程控制。
不过,要真用在现实,还需要更多数据和专业智慧加持。
00:34:30 建筑生的AI进化之路
一位建筑系学生讲述自己从零到接触AI的心路历程。
跨学科虽然有挑战,但AI资源丰富、门槛低,正吸引越来越多人想转型!
00:39:10 博士生的未来选择题
留学术界还是进业界?吕帅教授分享了博士生的纠结与成长。
也聊到如何平衡研究的深度与业界需求。
00:44:57 学术×教育:理念碰撞
科研要从实践到理论,美国和亚洲教育各有特色。
吕帅教授谈到,父母的期望也深刻影响着学术路的选择。
00:50:33 招生与合作:学术圈的幕后故事
研究生院的招生计划、博士后待遇,还有深圳生活的方方面面。

『播客渠道』
小宇宙,苹果Podcast,Spotify

『常驻主持』
子鱼,Lumi

『关于我们』
破壁圆桌,与不同行业优秀华人的碰撞。
圆桌7人来自慕尼黑。我们有工程师、销售、科研人员、大厂高管、创业者、投资人,都在海外生活多年。定期邀请不同行业的优秀华人参与圆桌讨论,从AI和科技行业出发,探索我们认知之外的世界。
打破中西壁垒,行业壁垒,认知壁垒
关注科技,以及海外华人生活职场和个人成长。
邀请优秀华人,参与圆桌讨论,拓宽认知边界。

『联系我们』
微信号:t-ransformer(备注:破壁圆桌 + 50字自我介绍)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破壁圆桌By 子鱼,L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