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客廣播電臺 I 客座教授!安烈炫

EP53|客家人為什麼離開中國?


Listen Later

客家移民到全世界不是客家獨特的遷徙歷史,實際上,這是大航海時代以降,世界勞動力市場所牽引的結果。

 

節目筆記︰

2'20" 客家分布於全世界的這個現象要放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海上絲路與全世界的大航海時代的脈絡中。

6'10" 中國不只是個大陸國家,也濱臨太平洋與南海,早在唐朝甚至更早的歷史時代,但透過海路與阿拉伯通商。

10'10" 15世紀鄭和下西洋時,已在馬六甲建立據點。至16世紀,中國與西方開始相互接觸。

16'00" 中國對外的海洋道路始終存在,太平時是通商航道,亂世則是出洋躲避途徑。明代滅亡時,大量戰爭難民與移民遠走海外,就是靠這一航海途徑與知識。

21'40" 16世紀葡萄牙佔領馬六甲,17世紀荷蘭佔領印尼亞加達,成立東印度公司,也佔領台灣,建立了熱蘭遮城(台南)。此時,中國尚可與重商主義國家對抗,華人也主動的前往東南亞發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蘭芳公司的羅芳伯。

30'10" 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之後,開始向東方殖民。到19世紀初期,佔領了檳榔嶼、馬六甲與新加坡,並以此為基礎,向馬來半島內陸發展,並開始爭奪錫礦等產業。這形成了龐大的勞動力需求,於是對華南人口形成了強烈的吸引力。

37'20" 橡膠產業也需要大量人力,英國便大量引入華工。有人認為英國與華人之間的關係是合作的,但也有人認為是殖民奴役的,是值得討論的議題。

45'10" 客家在這個出國移民的潮流中,所取得的主要產業位置主要是礦業工人、農場工人或農人。雖然也不乏商人,但是商業網絡基本上仍掌握在漳泉潮汕與廣府人群中。

53'00" 客家離開中國,前往東南亞,主要是受到大航海時代以降的世界勞動力需求所吸引,而這趨勢也與源遠流長的海上絲路有關。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5/01/06/visiting-professor-ahn-yeol-2/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講客廣播電臺 I 客座教授!安烈炫By 張維安, 羅烈師, 林本炫,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