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首先感谢你通过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我们的节目!
英国科学家、小说家斯诺(C.P. Snow)曾在剑桥的一次演讲里提到,彼时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一经科学革命,就形成了人文与科学两派文化。这其中的鸿沟在于艺术家不理解科学技术,而科学家不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他设想正在生长的能消除鸿沟的第三种文化,正由Edge.org每年的大问题(The Big Question)编者布洛克曼(John Brockman)推动。后者正做的是去除科学的神秘外衣,用科普让科学技术跑到大街小巷里去。虽然并非斯诺最开始设想的那样,这第三种文化还践行着将科学从殿堂里拽出来,应用到现实世界的任务,硅谷就是一例。
艺术也正需要从人造的殿堂里走出来,它本来是最亲近人的。技术至上的文化截肢我们的感官,艺术则给予人收复其感受力的材料——视听嗅触、空间、发生在心理上的时间旅行。我们已有很多科普,艺术普及却寥寥无几。
所幸,大众和艺术品的对话正通过更多好的艺术内容和展示送达我们面前。尤其是那些敢于以科学概念和前沿技术为己用的当代艺术家,他们正试图用最直观的方式问出一个又一个同我们的当代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今天问出最切身的问题、让人最为亲切的艺术品会是你在林茨电子艺术节看到的那样——当代艺术向科学、技术和当代生活伸出问候的手。这是另一种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第三种文化”:艺术和科学的无障碍对话。当代艺术对未来的推测精神,旨在科学赶到之前,让不可能的可见(make the impossible visible)。
为了助益这一对话,请允许「神经现实」审慎的科学研究者(子铭、浩然、汉那)以及一位艺术记者(刀娘)做这文化的转译者。我们将在播客节目「神经漫游」里和听众一起漫游艺术,审视它提出的问题。
第一期,我们着重从三件展品的伦理问题展开,谈到艺术品如何思考技术伦理、艺术是否是诸事的通行证。后续还有分别针对艺术品所需感官进行的讨论,譬如近几年更新的视觉系统的神经基础,听觉信息是怎么让我们作比喻的,及关于时间空间的哲学思考。
事前的提醒是礼貌而有必要的:这不是你经常接触到的那种展览介绍。这会是一番对艺术展的另类解说。
改造的天堂:衣裙
[01:26] 从贺建奎基因编辑说起;脱靶意味什么
人类x鲨鱼(香水)
[54:40] 介绍展品
欺骗的艺术(猪心)
[01:40:55] 展品介绍
汉那:UCSD 认知科学本科在读。心灵哲学 / 语言认知 / 科技人文 / 后人类。写字,摄影,嗜咖啡。游荡者。书呆子。野心家。
后期:風君
我们强烈推荐你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 iOS 系统中,苹果自带播客,Pocket Casts, Overcast, Castro, 或安卓系统中的 AntennaPod)因为这是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节目并得到每期完整背景资料的最佳方法。搜索「神经漫游」,你也可以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 FM,哔哩哔哩和 Spotify 找到我们。
首先感谢你通过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我们的节目!
英国科学家、小说家斯诺(C.P. Snow)曾在剑桥的一次演讲里提到,彼时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一经科学革命,就形成了人文与科学两派文化。这其中的鸿沟在于艺术家不理解科学技术,而科学家不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他设想正在生长的能消除鸿沟的第三种文化,正由Edge.org每年的大问题(The Big Question)编者布洛克曼(John Brockman)推动。后者正做的是去除科学的神秘外衣,用科普让科学技术跑到大街小巷里去。虽然并非斯诺最开始设想的那样,这第三种文化还践行着将科学从殿堂里拽出来,应用到现实世界的任务,硅谷就是一例。
艺术也正需要从人造的殿堂里走出来,它本来是最亲近人的。技术至上的文化截肢我们的感官,艺术则给予人收复其感受力的材料——视听嗅触、空间、发生在心理上的时间旅行。我们已有很多科普,艺术普及却寥寥无几。
所幸,大众和艺术品的对话正通过更多好的艺术内容和展示送达我们面前。尤其是那些敢于以科学概念和前沿技术为己用的当代艺术家,他们正试图用最直观的方式问出一个又一个同我们的当代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今天问出最切身的问题、让人最为亲切的艺术品会是你在林茨电子艺术节看到的那样——当代艺术向科学、技术和当代生活伸出问候的手。这是另一种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第三种文化”:艺术和科学的无障碍对话。当代艺术对未来的推测精神,旨在科学赶到之前,让不可能的可见(make the impossible visible)。
为了助益这一对话,请允许「神经现实」审慎的科学研究者(子铭、浩然、汉那)以及一位艺术记者(刀娘)做这文化的转译者。我们将在播客节目「神经漫游」里和听众一起漫游艺术,审视它提出的问题。
第一期,我们着重从三件展品的伦理问题展开,谈到艺术品如何思考技术伦理、艺术是否是诸事的通行证。后续还有分别针对艺术品所需感官进行的讨论,譬如近几年更新的视觉系统的神经基础,听觉信息是怎么让我们作比喻的,及关于时间空间的哲学思考。
事前的提醒是礼貌而有必要的:这不是你经常接触到的那种展览介绍。这会是一番对艺术展的另类解说。
改造的天堂:衣裙
[01:26] 从贺建奎基因编辑说起;脱靶意味什么
人类x鲨鱼(香水)
[54:40] 介绍展品
欺骗的艺术(猪心)
[01:40:55] 展品介绍
汉那:UCSD 认知科学本科在读。心灵哲学 / 语言认知 / 科技人文 / 后人类。写字,摄影,嗜咖啡。游荡者。书呆子。野心家。
后期:風君
我们强烈推荐你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 iOS 系统中,苹果自带播客,Pocket Casts, Overcast, Castro, 或安卓系统中的 AntennaPod)因为这是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节目并得到每期完整背景资料的最佳方法。搜索「神经漫游」,你也可以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 FM,哔哩哔哩和 Spotify 找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