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主持人:gogo、A-Bei
來賓:吳華星(全民計程車司機聯誼會總會前秘書長)
三十多年前,吳華星進入計程車的行業,當時計程車司機長期以來受到車行剝削,計程車必須靠行才能執業跑車謀生賺錢,無法成為一個獨立的自營作業者,而當時這些政府特許成立的車行,都是國民黨交通黨部所控制與扶持,因此激起基層計程車司機的不滿。
當時,吳華星擔任計程車司機時,就剛好遭遇到台灣民主化,社會解除戒嚴,人人上街抗議的年代,這些情緒已經高度不滿的計程車司機,於是他便開始投入全民計程車司機的組織工作,一開始是透過叫車的無線電來相互支援行動來向車行或政府抗議,不過無線電僅有三四百人的容量,後來地下電台的出現,成了他們動員的利器,許榮棋的台灣之聲電台就成為計程車司機動員號召的媒介,藉此可以同時動員超過數千人。
原本分散的計程車司機,一開始以「全民計程車司機聯誼會」的方式出現,後來為了登記為正式法人,因而成立「全民計程車司機協會」,後來為了在車行之外,有一新的選擇,又成立了「全民計程車運輸合作社」,這三個組織,目前還是同時存在並行。
當時九零年代,政府在面對計程車司機不滿的民意壓力之下,準備要進行開放放寬,不過卡在計程車是特許,數量必須總量管制,沒辦法在有職業駕照與職業登記之後,就可以開計程車。因此,全民計程車司機在立委簡錫堦、律師林永頌的建議之下,以成立合作社的方式,以司機共同出資共同擁有的合作社來運作,這樣就解決了司機必須有組織歸屬的問題。而且透過集體採購,可以降低司機的購車、加油的營運成本,因此開放計程車合作社成立的兩年後,司機紛紛從車行移轉到全國各地成立的合作社,人數超過二萬多人。
吳華星回憶他當時因負債數百萬,幾乎必須靠開計程車每天工作16小時,等於同時兩份工作,自我要求一天一定要收入超過3100元才能休息。因為,700元給車行,400元是油錢,自己實際收入2000元,這樣跑一個月才能有六萬元收入來還清債務,不過這是每天都要幾乎開車十六小時,所換取的代價。長工時,就是犧牲家庭生活親情,子女還小,都看不到父親。不過吳華星回憶,他也是看到小女兒的笑容,才能夠繼續咬牙開車撐下去,不然在龐大債務之下,他也一度想要自殺。
1994年的某一天晚上,吳華星在開計程車時,無意見聽到綠色和平電台當中,主持人說林義雄創立的慈林基金會有個社會研修班的課程,歡迎社會大眾參與。吳華星出於對林義雄的景仰,就犧牲跑車賺錢的時間,去參加了這個全程要上滿一百二十小時的課程,不過也徹底打開了他的人生視野,對社會結構的分析有了全新的視角,讓他在後來的社會運動的策略擬定上,有很大的幫助。
吳華星認為,他曾參加林義雄發起的千里苦行,環島35天超過一千公里,從中他領悟到自己做主人的同時,也必須承擔責任。他更體認到林義雄接受別人錯誤的做人哲學,了解尊重別人的錯誤,並從中化解別人的錯誤,這是非常包容性的謙卑態度。這段經歷也影響吳華星的思考,鼓勵全民計程車司機去聲援其他環保、婦女、教改與老人等社會弱勢的遊行運動,而不只是關心自己計程車司機的權益。
《本集重點》
►計程車司機對車行剝削的反抗
►地下電台與無線電的串聯
►計程車合作社的成立
►林義雄慈林社會研修班的啟發
►全民計程車支援社會運動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u59jnr00sk01xrhy1j0xti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u59jnr00sk01xrhy1j0xti/comments
主持人:gogo、A-Bei
來賓:吳華星(全民計程車司機聯誼會總會前秘書長)
三十多年前,吳華星進入計程車的行業,當時計程車司機長期以來受到車行剝削,計程車必須靠行才能執業跑車謀生賺錢,無法成為一個獨立的自營作業者,而當時這些政府特許成立的車行,都是國民黨交通黨部所控制與扶持,因此激起基層計程車司機的不滿。
當時,吳華星擔任計程車司機時,就剛好遭遇到台灣民主化,社會解除戒嚴,人人上街抗議的年代,這些情緒已經高度不滿的計程車司機,於是他便開始投入全民計程車司機的組織工作,一開始是透過叫車的無線電來相互支援行動來向車行或政府抗議,不過無線電僅有三四百人的容量,後來地下電台的出現,成了他們動員的利器,許榮棋的台灣之聲電台就成為計程車司機動員號召的媒介,藉此可以同時動員超過數千人。
原本分散的計程車司機,一開始以「全民計程車司機聯誼會」的方式出現,後來為了登記為正式法人,因而成立「全民計程車司機協會」,後來為了在車行之外,有一新的選擇,又成立了「全民計程車運輸合作社」,這三個組織,目前還是同時存在並行。
當時九零年代,政府在面對計程車司機不滿的民意壓力之下,準備要進行開放放寬,不過卡在計程車是特許,數量必須總量管制,沒辦法在有職業駕照與職業登記之後,就可以開計程車。因此,全民計程車司機在立委簡錫堦、律師林永頌的建議之下,以成立合作社的方式,以司機共同出資共同擁有的合作社來運作,這樣就解決了司機必須有組織歸屬的問題。而且透過集體採購,可以降低司機的購車、加油的營運成本,因此開放計程車合作社成立的兩年後,司機紛紛從車行移轉到全國各地成立的合作社,人數超過二萬多人。
吳華星回憶他當時因負債數百萬,幾乎必須靠開計程車每天工作16小時,等於同時兩份工作,自我要求一天一定要收入超過3100元才能休息。因為,700元給車行,400元是油錢,自己實際收入2000元,這樣跑一個月才能有六萬元收入來還清債務,不過這是每天都要幾乎開車十六小時,所換取的代價。長工時,就是犧牲家庭生活親情,子女還小,都看不到父親。不過吳華星回憶,他也是看到小女兒的笑容,才能夠繼續咬牙開車撐下去,不然在龐大債務之下,他也一度想要自殺。
1994年的某一天晚上,吳華星在開計程車時,無意見聽到綠色和平電台當中,主持人說林義雄創立的慈林基金會有個社會研修班的課程,歡迎社會大眾參與。吳華星出於對林義雄的景仰,就犧牲跑車賺錢的時間,去參加了這個全程要上滿一百二十小時的課程,不過也徹底打開了他的人生視野,對社會結構的分析有了全新的視角,讓他在後來的社會運動的策略擬定上,有很大的幫助。
吳華星認為,他曾參加林義雄發起的千里苦行,環島35天超過一千公里,從中他領悟到自己做主人的同時,也必須承擔責任。他更體認到林義雄接受別人錯誤的做人哲學,了解尊重別人的錯誤,並從中化解別人的錯誤,這是非常包容性的謙卑態度。這段經歷也影響吳華星的思考,鼓勵全民計程車司機去聲援其他環保、婦女、教改與老人等社會弱勢的遊行運動,而不只是關心自己計程車司機的權益。
《本集重點》
►計程車司機對車行剝削的反抗
►地下電台與無線電的串聯
►計程車合作社的成立
►林義雄慈林社會研修班的啟發
►全民計程車支援社會運動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u59jnr00sk01xrhy1j0xti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u59jnr00sk01xrhy1j0xti/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