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公论

Episode 149: 「你是一只没有电量显示灯的 Apple Watch。」


Listen Later

科学与玄学,妓女使用 Periscope 做生意的权利,Kong 丑吗?,以及李如一吃 Soylent 摔破头的经历。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有听众希望我们聊聊 xkcd 的这个漫画,刚好上周又有朋友来信对 Rio 说的「24-bit/96khz 音乐格式难道不是已经被证明是个 joke 吗?」表示反对,两件事可以放在一起谈。

漫画讽刺的是审美和品鉴,或者说审美和品鉴行为中的不确定性。这个话题总有人觉得争不出结果:一方觉得艺术有高下之分简直不需要证明,另一方……另一方最讨厌不能被证明的东西。Rio 说如果一个人无法通过品红酒的双盲测试,至少说明他所做出的任何关于红酒品质的判断都对未来不具备指导意义。这倒是和 Joshua Engel 在 Quora 答的这道题异曲同工。艺术没有用,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指导意义。此外艺术还最喜欢不可预测的、危险的东西。不过李如一和 Rio 至少确认了一点:「正确」即不是艺术的目的,也不是科学的目的。

脑筋活络的家伙用 Periscope 直播《Game of Thrones》,居然还真有人看。让我想起了大学时在学校门外的录像厅看盗版《黑客帝国》的事——画质与那份热血少年迫不及待的心情大概都类似。记住,什么片子都非要 1080p 才看的时候,就是你老去的时候。毫无疑问,这位盗火者的 Periscope 账号随后即被封禁。盗版可耻,VCD 画质的盗版同样可耻。但随着科技公司的势力逐渐膨胀,似乎也需要思考一下权力边界的问题。若是娼妓合法化的国家有性工作者想用 Periscope 视频直播谋生,但被 Periscope 以违反用户条款的理由封禁,孰是孰非?最怕政府权力扩张的朋友会立即指出 Periscope 作为商业公司有权歧视用户——只要愿意承担相应后果。但假如 Periscope 在视频直播领域呈一家独大之势,不论是否违法,事实上都会造成性工作者对这一新技术的 access 受损。而 access 恰恰是技术公司最热衷于标榜的东西。

前途无亮的社交玩具 Path 最近推出了名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新玩具 Kong,从域名 kong.wtf 到视觉设计都大胆恣意地无视硅谷流行的简约优雅(小)清新风。标新立异当然不是没有后果,中文世界似乎已经用一个「丑」字把它打入了冷宫。但 Kong 真的丑吗?你究竟是因为它丑而不喜欢,还是因为你那基于 Path 的设计风格而形成的期待被踩成了七彩碎片而不喜欢?如果能分清这两件事,这封信开头提到的艺术鉴赏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你能吃高级日式料理,也能吃街边的牛杂,当然你也能够领会 Kong 那「打到埋身」的冲击美感。

美国的听众或许很多人都尝过 Soylent 了?这是一种用来取代「真正的食物」的代餐饮料。粉末冲剂简单方便,价格廉宜,实乃脑力工作者居家旅行必备良友——生产它的公司 Rosa Labs 是这么希望的。这家公司的口号叫「engineering future foods」,而他们也真有在食品生产和研发上贯彻软件工程的做法。每一代 Soylent 都有版本号(最新的是 1.4),说明书叫 release notes,配方开源,鼓励大家去 fork。不过和所有开源的东西一样,Soylent 的入门成本不低。我在过去一周为了实验纯 Soylent 饮食会带来什么后果,已经被迫把自己变成了一位营养学民科。即便如此,还是没能在自己的能量输出和输入之间找到平衡——请各位照字面意思理解:由于血糖不足,前天我坐在沙发上看了一集《Silicon Valley》后站起来不省人事晕倒在地,左边额头上结的痂就是证据。这当然只能怪我自己营养学功课做得不到位,但难道吃 Soylent 的目的不是为了节省时间吗?我过去一周花在思考吃什么以及吃多少上的时间可远远超过了从前。说到底还是当了好奇心的奴隶。开源的东西,省钱或许可以,怎么可能省下时间?食品界可一点不缺各种封装好的库和 XX-as-a-Service,而且各种风味任君选择,低俗如 Kong 者——例如纽约的 Papaya King 热狗店——也有大批拥趸。Rio 的经典比喻:只靠 Soylent 过活的我,就像一只没有电量指示灯的 Apple Watch:饥饿是常态,但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算是吃饱了。

李如一最近在玩的 app(Rio 最近没有玩什么 app)
  • Dark Echo
  • Highball
  •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 David Tod Roy 的英译本《金瓶梅》是堪比《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的宏伟工程
    • 1990 年代的三款经典女性主义游戏重见天日,李如一也有捐 Kickstarter 哦
    • 相关链接
      • 《Byte》杂志上的「智能手表」
      • Dan Lavry: Sampling Theory For Digital Audio (PDF)
      • The Science of Sample Rates (When Higher Is Better — And When It Isn’t
      • xkcd: Connoisseur
      • Joe Biden
      • UCSD 的作曲家梁雷利用黄宾虹的画作曲
      • Insex(蜘蛛系列)
      • Kong
      • 内核恐慌第十五期: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
      • Papaya King(李如一在节目里没想起名字的热狗店)
      • Soylent
      • Nectar
      • Soylent 创始人最初的实验报告(2013)
      • 《纽约客》对 Soylent 的报道:The End of Food
      • 味之道
      • nvALT
      • Notational Velocity
      • Ubuntu
      • Linux from Scratch
      • Silicon Valley(美剧)
      • Michael Pollan: In Defense of Food
      • Phytochemical
      •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IT 公论By IPN

        • 4.2
        • 4.2
        • 4.2
        • 4.2
        • 4.2

        4.2

        59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IT 公论

        View all
        太医来了 by IPN

        太医来了

        44 Listeners

        滅茶苦茶 by IPN

        滅茶苦茶

        29 Listeners

        流行通信 by IPN

        流行通信

        19 Listeners

        無次元 by IPN

        無次元

        6 Listeners

        硬影像 by IPN

        硬影像

        31 Listeners

        选·美 by talich

        选·美

        32 Listeners

        枫言枫语 by 枫影JustinYan、自力hzlzh

        枫言枫语

        24 Listeners

        一天世界 by 不鳥萬如一

        一天世界

        104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3 Listeners

        代码之外 Beyond Code by Beyond Code

        代码之外 Beyond Code

        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