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訪問國際人權法學者、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廖福特先生。
今年12月10號,世界人權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了「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這個法明訂:將在明年提名的29席監察委員當中,必須有七席「人權監委」,再加上監察院長和由院長指定的兩席「一般監委」,共同組成總數有十席委員的「國家人權委員會」。
從1997年,台灣著名的人權學者黃默教授,倡議成立獨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以來,民間團體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台灣終於有了一個符合國際潮流的國家人權機構。
聯合國從1990年代開始,就大力推動各國設置符合《巴黎原則》的國家人權機構,作為國家人權事務之最高機關,負責國家人權政策與落實機制之設計、協調、監督,以及人權教育、人權文化之倡導等功能。截至2017年,全世界至少已經有117個國家成立了國家人權機構。
所謂「國家人權機構」,指的是一種獨立的國家機關,它必須根據這個國家的憲法或者特定法律來設立,目的是要促進和保障人權。國家人權機構雖然是由國家設置,而且經費來自政府,但是運作卻必須獨立於政府。一般來說,國家人權委員會由十位左右的人權專家組成,具有獨立之人事與業務預算,他的行為(包括研究、調查、報告)享有高度的獨立性。他的意見雖然對政府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但是因為他的論述的嚴謹和道德高度,而使政府必須慎重回應。
二十年前,1999年世界人權日的前夕,台灣22個非政府組織組成「國家人權委員會推動聯盟」,推動政府成立符合巴黎原則的國家人權委員會。第二年,2000年5月20日,陳水扁總統的就職演說,承諾要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並且在隨後成立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負責推動「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成立。當時政府完成了「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和職權行使法草案,送進立法院,但是並沒有完成立法。
在這之後,民間組織和朝野政黨,還有國際人權組織對台灣進行的兩公約國際審查,都為推動「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成立做出了努力,也提出了各種不同版本的立法草案。2015年國際人權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明確承諾,當選後將推動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現在蔡英文總統這一屆的任期即將結束,終於競選連任的時候,立法院完成了這個立法。
什麼是國家人權委員會?它的成立將給台灣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特別是會給民眾和政府的施政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今天的節目,訪問也曾經積極參與推動設置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廖福特先生,來談談他的想法和做法。
訪問國際人權法學者、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廖福特先生。
今年12月10號,世界人權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了「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這個法明訂:將在明年提名的29席監察委員當中,必須有七席「人權監委」,再加上監察院長和由院長指定的兩席「一般監委」,共同組成總數有十席委員的「國家人權委員會」。
從1997年,台灣著名的人權學者黃默教授,倡議成立獨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以來,民間團體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台灣終於有了一個符合國際潮流的國家人權機構。
聯合國從1990年代開始,就大力推動各國設置符合《巴黎原則》的國家人權機構,作為國家人權事務之最高機關,負責國家人權政策與落實機制之設計、協調、監督,以及人權教育、人權文化之倡導等功能。截至2017年,全世界至少已經有117個國家成立了國家人權機構。
所謂「國家人權機構」,指的是一種獨立的國家機關,它必須根據這個國家的憲法或者特定法律來設立,目的是要促進和保障人權。國家人權機構雖然是由國家設置,而且經費來自政府,但是運作卻必須獨立於政府。一般來說,國家人權委員會由十位左右的人權專家組成,具有獨立之人事與業務預算,他的行為(包括研究、調查、報告)享有高度的獨立性。他的意見雖然對政府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但是因為他的論述的嚴謹和道德高度,而使政府必須慎重回應。
二十年前,1999年世界人權日的前夕,台灣22個非政府組織組成「國家人權委員會推動聯盟」,推動政府成立符合巴黎原則的國家人權委員會。第二年,2000年5月20日,陳水扁總統的就職演說,承諾要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並且在隨後成立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負責推動「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成立。當時政府完成了「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和職權行使法草案,送進立法院,但是並沒有完成立法。
在這之後,民間組織和朝野政黨,還有國際人權組織對台灣進行的兩公約國際審查,都為推動「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成立做出了努力,也提出了各種不同版本的立法草案。2015年國際人權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明確承諾,當選後將推動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現在蔡英文總統這一屆的任期即將結束,終於競選連任的時候,立法院完成了這個立法。
什麼是國家人權委員會?它的成立將給台灣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特別是會給民眾和政府的施政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今天的節目,訪問也曾經積極參與推動設置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廖福特先生,來談談他的想法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