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我們知道一年之中有分春夏秋冬, 但對有五千年歷史的智慧老祖宗來說, 其實是有二十四個氣候, 每兩個禮拜都有一個季節春耕 夏耘 秋收 冬藏春分 冬至 小暑 大寒二十四個節氣是什麼南哥說舊故事 帶你認識二十四節氣的智慧故事每周三更新, 隔週還有舊振南小喜時間的訪談唷~合作邀約請email: [email protected]任何對節目的建議及回饋請私訊漢餅文化館臉書https://www... more
FAQs about 二十四節氣的智慧故事:How many episodes does 二十四節氣的智慧故事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84 episodes available.
May 03, 2022立夏- 孝順的蔡順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又到了〝南哥說舊故事〞的時候了。小朋友們是不是覺得天氣越來越熱呢?有時候高溫甚至會到達三十幾度,真的很熱,很多人可能早就開始吹冷氣了呢!沒錯,立夏的節氣就到了呢!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正式開始囉。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包括很消暑的西瓜、又甜又好吃的鳳梨、楊貴妃最愛的荔枝啦等等,還有又酸又甜的桑葚也是4到6月盛產的喔。今天南哥就要跟大家講一個跟桑椹有關的孝子蔡順在立夏發生的故事喔~...more7minPlay
April 26, 2022喜餅的由來-劉備孫權來結親 龍鳳喜餅是證明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又到了南哥說舊故事的時候了。小朋友們有沒有參加過婚禮呢?大家知道兩個相愛的人結婚要辦婚禮告訴大家,並且邀請親朋好友來共襄盛舉參加婚禮。而我們華人啊對於結婚也是非常講究的喔,從一開始雙方家長第一次見面的提親到下聘,結著訂婚結婚歸寧等等….麻煩到讓人家覺得結一次就夠了。婚禮裡面有送喜餅這個習俗,也是華人特有的文化喔。那所以喜餅的由來是什麼呢?今天就讓南哥來說給你聽~...more6minPlay
April 19, 2022穀雨-小喜時間上週南哥講的倉頡造字真的好有趣喔,古代字真的很有意思喔,例如明天的明,就是一個日加上一個月組合而成的。所以明天就是過了一個日再過一個月就是明天瞜,是不是很有意思呢?還有還有魚這個字,你把它顛倒過來看,是不是真的很像水族館裡的孔雀魚呢?更有趣的是我們常常會在路上看到藥局的藥這個字,小朋友有沒有想過,因為古代的人的藥都是吃藥草,所以快樂的樂上面多了草字頭就變成藥摟。吃對了藥,人就變開心快樂了。這個造字真的太有智慧了。而且小喜姊姊好難想像沒有文字的日子。那我們二十四節氣的故事就無法傳承下來了,因為這些故事都是好幾千年老祖宗的智慧用文字累積下來的。因為有了文字再加上網路,讓整個資訊好便利,人類都變聰明了呀~今天小喜姊姊就請到了偉大的倉頡來上小喜時間,順便來幫大家上一堂古代字~...more6minPlay
April 12, 2022穀雨-倉頡造字創穀雨穀雨就字面上的意思呢,就是從天上掉米穀粒下來,像下雨一樣,表示大家都有飯吃 都不會餓肚子的意思。而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話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節氣的到來 意味著寒冷潮濕的天氣已經結束,有利於農作物中穀類作物的生長喔。有意思的是,這時台灣地區很多農夫都在種植新的秧苗及作物,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恰好這時候的雨水也比較多,每年的第一場大雨一般就出現在這時期。那為什麼穀雨節氣會叫做穀雨呢?其實跟發明國字的人倉頡有很大的關係喔,就讓南哥來說給你聽~...more8minPlay
April 05, 2022清明-小喜時間(兒童節特輯)上週清明節的故事大家還喜歡嗎?有沒有一種 哇~原來寒食節是這樣來的呀 這種感覺呢?其實清明節大家為了掃墓方便,常常會祭拜一些容易保存的東西,因為要紀念介子推不能開火啊,所以冷飯冷菜做成的「春捲」就是寒食的代表喔。而祭拜漢餅也是傳統的習俗之一喔,例如容易保存的糕點,像是:綠豆糕,梅子糕等等,取他的諧音,糕,象徵「步步高升」也是對後代子孫的祝福喔~今天小喜姊姊要訪問誰呢?我想了好久,因為介子推後來大家還是一直找不到他,而晉文公又太傷心不想上小喜姊姊的節目邀約,所以小喜姊姊今天就請了說故事的南哥來,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兒童節的由來喔~...more7minPlay
March 29, 2022清明-寒食節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又到了南哥說舊故事的時間,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大家可別只是想到放假、祭拜祖先,清明其實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喔。但是清明是少數與陽曆有吻合時間的節氣,大約每年都會落在 4 月 4 日到 4 月 6 日之間,就是在春分後 15 天。 節氣和節日不一樣的地方是,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含有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而為什麼沒有春分節、大寒節,卻有清明節呢?「清明」是怎麼變成清明「節」的? 其實清明節主要的習俗活動,像是祭祖、掃墓、吃寒食等,主要都來源於「寒食節」,因為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兩天,兩者距離相近,隨著時代的演變,有越來越多人把這兩個節日合在一起過,兩個節日的習俗漸漸地融合,而讓清明節成為節日和節氣合併的大日子。那麼今天南哥就來說寒食節的故事喔~...more8minPlay
March 22, 2022春分-小喜時間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小喜姐姐。春天來了,神清氣爽讓人家忍不住想要唱“春天來了怎知道,梅花黃鶯報到“ 但這樣好像透露年齡了哈哈。上週花神節的故事大家還喜歡嗎?天氣回溫百花齊放,不禁讓大家覺得生命真美好。今天我們請到保護百花的崔先生,崔先生淡泊名利,只喜歡過著簡單的生活,我們來訪問一下崔先生是怎麼辦到的呢?...more5minPlay
March 15, 2022春分-花神節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又到了南哥說舊故事的時間。今天要說的是春天的第四個節氣,春分。春分,是春季的中分點,春分時節,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於是有「春分與秋分,日夜皆均分」的說法;在春分之後,北半球逐漸白天變長夜晚變短、日照增加。其實說到春分呢就會想到花神節,或稱為花朝節。花朝節在國曆中的日期是3月份左右,大致在“驚蟄”到“春分”之間。這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草木萌生新芽,百花含苞或盛開。今天就讓南哥來說說這個花神節的故事吧~...more10minPlay
March 08, 2022驚蟄-小喜時間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小喜姊姊~感覺才剛過完春節,好快就來到了驚蟄,也就是今年的第三個節氣。有常常在收聽我們節目的小朋友一定知道,一年之中有24個節氣,一年大概53個禮拜,所以大約兩個禮拜有一個節氣。那現在是今年的第三個節氣驚蟄,就代表今年已經過了六個禮拜。雖然是節氣故事,但也可以學到簡單的數學計算喔~是不是很有趣呢?今天小喜姊姊要邀請一位農民村長來為我們分享一下地面上的事物。還記得小蛇,老鼠,螻蟻蟲類和蚯蚓在驚蟄這天都躲不過聰明的人類,無法到地面上覓食,那農民是怎麼辦到的呀?他們是怎麼預知的呢?...more7minPlay
March 01, 2022驚蟄-春雷初響「驚蟄」象徵農曆二月份的開始,很多人都說通常在驚蟄這天一定會有雷聲。小朋友有沒有發現冬天裡很多蟲蟻都不見了,因為他們在冬眠。到了驚蟄這天,轟隆隆的雷聲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螞蟻就會應聲而起,結束冬眠,四處覓食。所以古時候驚蟄當天,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的各角落,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而這些被雷吵醒的小動物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就讓南哥來說給你聽。...more9minPlay
FAQs about 二十四節氣的智慧故事:How many episodes does 二十四節氣的智慧故事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84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