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開門

法國19世紀寫實主義的創始人庫爾貝1860年代的創作歷程(四)


Listen Later

1861年,加入法國國家美術協會委員會(Société nationale des beaux-arts),同年7月,被提名法國榮譽軍團勳章(Légion d’honneur),此勳章是法國政府頒授的最高榮譽勳位勳章,以表彰對法國做出特殊貢獻的軍人和其他各界人士,1802年由拿破崙設立,勳章綬帶為紅色,分六個等級。但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1808-1873)將他從名單剔除,國家也未購買描繪狩獵場景的大幅畫作(Le Rut du printemps, combat de cerfs)。之後,他寫信給作家Francis Wey(1812-1882):「這幅畫是我去德國研究的動物搏鬥...。這些動物打鬥冷酷無情…」。1861年秋,在日內瓦州立美術展覽會展出了《枯葉風景》(Paysages de feuilles mortes )和《德國女士素描》(Esquisse d'une Dame allemande),與德拉克洛瓦(Delacroix),杜比尼(Daubigny)和柯羅(Corot)共同展出。

1861年,法國藝評家卡斯塔尼亞𥚃(Jules Antoine Castagnary, 1830-1888)在安德勒(Andler)啤酒屋邀請庫爾貝主持繪畫工作坊,有31名學生報名,但20天後庫爾貝退出,理由是:「我不能教授我的藝術,也不能教授任何流派的藝術,因為我否認藝術教學,換句話說,我認為藝術完全是個人的,對每個藝術家來說,藝術只是源於自身靈感和對傳統的研究而產生的天賦。」

1861年至1862年:
應贊助人博德里(Étienne Baudry, 1830-1908)邀請,在法國中部靠大西洋的聖通日(Saintonge)期間,創作了一系列靜物畫。贊助人委託他創作裸體畫,包括《斜倚的裸女》 (Femme nue couchée)。

1862年至1863年:
他居住在法國西部聖特(Sainte),與一些畫家參加露天工作坊(Port-Berteau)。1863年,在市政廳舉辦了共170幅作品的聯展。當時創作了《會議歸來》(Le Retour de la conférence),表達他反教權主義,針對以拿破崙三世的皇後歐仁妮(Eugénie de Montijo,1826—1920)為代表的法國天主教會。
此畫他刻意描繪醉酒神父。1863年,寫信給建築師伊薩貝 (Léon Isabey (1821-1895):「我想知道我們這個時代允許我們擁有多大的自由度。」當時,他剛收到官方回覆:「這幅畫因不道德而」,他先後被沙龍拒之門外,甚至連落選者沙龍也被拒後,為表抗議,他複製作品宣傳,並辧世界巡迴展,1866年在朋友呂凱(Jules Luquet)的協助下赴紐約展出。

《會議歸來》於 1868 年在比利時甘登(Gant)展出後,一直被他保存,直至去世,但1900 年左右失踪,目前只有那個時代製作的複製品。

1863年:
庫爾貝離開安德勒酒官,為安德勒夫婦留下3000法郎。他在巴黎蒙馬特(Monmartre)結識了許多藝術家,見證了新一代畫家的誕生,他們逐漸擺脫了束縛。在當時,屬於新古典的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1780 – 1867)的安格爾派和色彩派彼此對立,此外,官方沙龍極力拒絕後來成為象派的畫家們。

1864年:
庫爾貝探索東北方汝拉(Jura)地區著名景點,創作了風景畫系列《露之源》
(La Source de la Loue) 、《薩拉齊納洞穴》、《岩石》(Grotte Sarrazine)或《貝殼之谷》(Le Gour de Conche)。此時他因認識了雕塑家克勞代 (Max Claudet,1840-1893),開始創作雕塑,製作圓形徽章半身像。

1865年,友人蒲魯東(Pierre-Joseph Proudhon, 1809 -1865)去世後,受沉重打擊,他創作了《皮埃爾·約瑟夫·蒲魯東於1853年和孩子們》(Pierre Joseph Proudhon et ses enfants en 1853 )。1866年,他再次赴多維爾(Deauville),與印象派畫家莫內 (Claude Monet )和歐布丹(Eugène Boudin)居住在伯爵Horace de Choiseul-Praslin(comte de Choiseul-Praslin, 1837-1915)家。他的《驢子》展現了對動物的熱愛。他參加了布魯塞爾的國際畫展,同時受奧斯曼帝國外交官哈利勒-貝伊(Khalil Chérif Pacha, 1831 -1879)委託,完成了一系列裸體畫《睡眠》(Le Sommeil)和《世界的起源》( L'Origine du monde)。

1867年1月,他失去了好友庫埃諾(Urbain Cuenot,1820 - 1867),他返鄉參加葬禮時開始創作雪景,隔月,在哀悼中創作了大幅《雄鹿之死》(L'Hallali du cerf, 355× 505 cm)。此外,美術館拒絕支付《抱鸚鵡的女人》(La Femme au perroquet, 129,5 × 195,6 cm)。之後他委託建築師伊薩貝(Léon Isabey)為他建造像1855年世界博覽會的展館,更堅固貿材建造的:「庫爾貝展館」一直保留到1871年,直到1868年5月才成為屬於他的個人館,之後又變成倉庫。

1867年5月30日,他展出了135件編入目錄的作品。以漫畫表現豐滿的身材,他給友人寫信:「這次展覽意義非凡,因為我正在變老」。即使創作量無法與過去相比,但成為畫家以來已累積近700幅油畫。1868年夏末,他被趕出阿爾瑪畫廊(Alma)後,以兩幅反教權主義的油畫《會議歸來》和《讓諾在奧爾南之死》參加了比利時的根特繪畫沙龍,還創作了兩本系列素描畫冊,由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的布魯塞爾出版商出版。同時也在勒阿弗爾(Le Havre)美術協會(Société des beaux-arts)展出其他油畫。

1867年10月,卡斯塔尼亞裡(Jules Antoine Castagnary, 1830-1888)透過媒體,宣傳他是激進政治觀點的畫家兼哲學家;他經常光顧巴黎蒙馬特街的馬德里咖啡館,那裡是反對帝國政權的共和黨人的聚會場所。 同年創作了晚期重要的裸體畫《泉源泉》(La Source)。

1869年5月,德拉羅什(Charles Delaroche)在巴黎波拿巴街的藝廊破產,捲走他兩年的收入,使庫爾貝瀕臨破產。他並未因此喪氣,有比利時收藏家戈謝(Léon Gauchez, 1825-1907)的支持,參加了布魯塞爾沙龍展,獲得了一枚獎牌,隨後又在慕尼黑玻璃宮舉辦的巴伐利亞國際展覽會,展出約20幅畫。10月,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Otto Friedrich Wilhelm,1845—1886)授予他1693 年創立的聖米迦勒勳章(Orden zum Heiligen Michael),另一位被授勳的畫家是友人柯羅(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 《碎石者》(Les Casseurs de pierres ,1849)最終有了買家,這次展覽對德國畫家產生影響。在慕尼黑期間,以隨行的畫家朋友為原型,創作了《保羅·舍納瓦德肖像》(Portrait de Paul Chenavard)。此次在德國的成功。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4ml717007y01z39dvv3avz/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博物館開門By 陸仲雁 x 好好聽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