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開門

法國19世紀寫實主義的創始人庫爾貝1870年代的創作歷程(五)


Listen Later

1870年代:
他赴法國西北部諾曼第(Normandie)的度假勝地埃特勒塔 (Étretat)長住,完成新的委託。藝廊畫商杜蘭德-呂埃爾(Paul Durand-Ruel, 1831-1922)為他找到了喜好懸崖畫的客戶;他構思了一系列新的海景畫《海浪》(La Vague),於1870年的沙龍大放異彩。 11月從慕尼黑返回家鄉前,曾在瑞士因特拉肯(Interlaken)停留,創作了11幅阿爾卑斯山風景畫。 12月底失去摯友作家布雄(Max Buchon,1818 -1869)後陷入憂鬱,完成了最後一幅大型裸體畫《慕尼黑夫人》(La Dame de Munich,已失蹤)。

1870年5月,在巴黎沙龍展出《暴風雨後的埃特勒塔懸崖》(La Falaise d'Étretat après l'orage)和《驚濤駭浪》(La Mer orageuse)。他最後一次參加的沙龍展,獲得了評論家們高度評價,畫作也得以售出。幾週前,他參與了改革沙龍規則,1880年法國藝術家沙龍(Salon des artistes français)成立。

法國藝術家沙龍展出繪畫、雕塑、建築作品、版畫,以及攝影作品等。自1880年起舉辦,前身為王家繪畫與雕塑學院的美術學院沙龍。1881年起,每年二月的沙龍展才由協會主辦,1883年,協會依法認定為公共事業機構。

維護博物館
庫爾貝是有共和思想,追求自由,拒絕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 1808 -1873)授予的榮譽軍團勳章( Légion d'honneur)。他於1870年6月23日寫信給文學、科學和美術部長理查德(Maurice Louis Richard, 1832 -1888) ,這封發表在政治、文學和社會經濟的《世紀報》(Le Siècle)後,引起軒然大波,他結尾寫道:「我今年50歲了,我一直自由地生活著。讓我結束我自由的人生:當我死後,人們必然會這樣說我:我從未加入過任何學校、教會、機構或學院,尤其不屬於任何政權,除了自由的政權」。 1970年7月15日,法國拿破崙三世向普魯士宣戰。

普法戰爭時保護博物館:
1870年9月4日,庫爾貝於6日被代表巴黎藝術家的代表團任命為「法國博物館總監督委員會主席」,他隨後領導一個委員會,負責保護巴黎及週邊地區的藝術品。仳保守措施在戰爭時以及普魯士軍隊逼近巴黎時很常見。委員會由多個營組成,設在羅浮宮,成員包括畫家杜米埃(Honoré Daumier, 1808-1878)和布拉克蒙(Félix Bracquemon, 1833-1914)等人。1970年 11日,庫爾貝致函部長西蒙(Jules François Simon,1814—1896),談到製陶瓷的塞夫勒工廠(Sèvres)受到敵威脅。14日,他致函國防政府,提議拆除巴黎塞納河右岸的旺多姆(Vendôme)廣場的圓柱,以回收部分金屬來造幣。 14日,負責保衛凡爾賽博物館、盧森堡博物館、羅浮宮等。16日,巴黎圍城戰開始。

12月1日,他和藝評家伯蒂(Philippe Burty, 1830 -1890)辭去了「羅浮宮檔案委員會」職務。1871年1月28日停戰協議簽署之際,2月23日寫信給父母,告知他退出了2月8日的立法選舉,此時家鄉的工作室遭到洗劫,他對國防政府失望,因此從3月18日起,積極參與巴黎公社(Commune de Paris),公社於1871年3月28日至5月28日統治巴黎,並接管法國全境的政府,公社衛隊曾殺了兩名法國將軍而導致「流血周」。庫爾貝於1871年4月16被第六區選入公社委員會,被任命為美術委員會委員。 1871年4月17日,當選為藝術家聯盟主席。他下令加固羅浮宮的所有窗戶,以保護藝術品,以及凱旋門、噴泉和創立於1601年,製作織毯的戈布蘭(Gobelins)工廠。甚至保護了法國政治家、歷史學家。梯也爾(Adolphe Thiers, 1797 -1877)包括中國瓷器的藝術收藏。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 Ier,1773—1850)時期曾任首相,在第二帝國滅亡後,再度掌權,期間因鎮壓巴黎公社而知名。1870年,第三共和成立。1871年至1873年間曾擔任國家首腦,然後擔任總統。

由於庫爾貝曾呼籲拆除Vendome 廣場圓柱,使他承擔了後來拆除圓柱的責任,然而,他並未投票贊成在12日拆除,因為他是在20日才就職。拆除圓柱原計劃於5月5日,拿破崙逝世週年紀念日舉行,但因軍事局勢而無法實現,拆除最終於5月16日舉行,在工程師的監督下,圓柱於下午5點30分在巴黎民眾的歡呼聲和見證下完成。當天他未能前往廣場,第二天才前往廣場拍下自己在圓柱殘骸前與兩名聯邦軍士兵握手的照片。這張照片成了他「解開圓柱」的傳奇。

1871年5月24日,辭去公職,以抗議公社社員處死他友人肖迪(Gustave Chaudey),肖迪時任副市長,被指控於1871年1月22日向人群開槍。血腥週過後,他於6月7日被捕,關押在巴黎古監獄(Conciergerie)和馬扎斯(Mazas)。他寫信給《攀爬》(Le Rappel)編輯:「我一直致力於社會問題及其相關的哲學研究,與我的同志蒲魯東[…]我反對一切形式的專制政府和君權神授,主張人人根據自己需要、為自身的直接利益以及按照自己的意願自我管理」。6月27日,倫敦《泰晤士報》刊登他署名的公開信表示,他已盡一切努力保護巴黎的博物館。

從入獄起,媒體就批評他破壞了紀念柱,他隨後給各民選官員寫了一系列信函,承諾出售他的200幅畫作,自費重建紀念柱,但後來後反悔。7月27日在監獄中得知母親已經於兩個月前,6月3日去世。 8月14日,他在凡爾賽宮被審判,另有15名公社成員和兩名中央委員會成員出席。9月2日,第三軍事法庭判處他6個月監禁,並處以500法郎罰款,理由如下:
「身為公社成員,他煽動破壞紀念柱。」他在凡爾賽服刑,9月22日起轉入聖佩拉吉(Sainte-Pélagie)監獄,還必須支付6850法郎的訴訟費,由於他病情嚴重,於12月30日轉移到訥伊(Neuilly)診所接受腸梗阻手術。3月1日被釋放前,在監獄畫了許多靜物畫及同盟軍(fédérés)被囚禁家屬的素描。

許多作家反對他參與巴黎公社,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ls, 1824—1895)曾寫道:「…是基因的對立,皮脂腺的分泌,才孕育出這個叫庫爾貝的玩意?究竟是在什麼樣的鐘形罩下,借助什麼樣的肥料,在什麼樣的葡萄酒、啤酒、腐蝕性粘液和脹氣性水腫的混合作用下,孕育出…這個愚蠢無能的自我化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4ml717007y01z39dvv3avz/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博物館開門By 陸仲雁 x 好好聽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