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國際人權法學者、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廖福特先生。
台灣民主基金會是在陳水扁總統任內,2003年成立的亞洲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民主基金會。
2009年3月,台灣的立法院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兩項聯合國人權公約,以及兩公約施行法。在馬英九總統的簽署下,兩公約施行法在當年的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生效。
這些事件都標誌著,解除戒嚴後的台灣,在民主化的過程中,不斷的參與和融入國際民主、人權的潮流中。一方面借鑑國際上通行的普世價值,推進台灣朝向更加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里程,另一方面也提供自己的經驗,協助世界各國守護和推動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進步。
但是近幾年來,在國際上,民主與反民主、守護人權與壓制人權的力量,在全世界範內激起強烈的對抗格局。其中最讓人們感到驚訝的是,今年6月19日,美國在川普總統的授意下,正式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批評人權理事會早就已經「名不副實」。她強調,包括中共、古巴、委內瑞拉、剛果等迫害人權嚴重的國家把持理事會,造成許多國際人權問題遭受忽視。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推進全世界範圍內的宗教自由,7月26日,美國國務院舉辦首屆全球部長級會議,包括台灣在內的80多個國家參與了這次會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會上提到,七十年前,「世界人權宣言」宣布「每個人都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權利」時,就肯定了宗教自由就是普世人權價值的基礎。美國透過宗教自由的提倡,重新整合全世界支持人權的國家的力量。
今年六月25號,台灣民主基金會舉辦成立15週年的國際會議,蔡英文總統會議上,向全世界理念相近的國家提出了類似的呼籲,她表示,我們要站在一起,防止世界上出現的反民主力量的擴散,捍衛民主價值。
民主基金會副董事長、外交部長吳釗燮,在致詞的時候也提到,世界各地的民主價值正在面臨威權挑戰,台灣這時候更需要和全球連結,和理念相近國家結盟,而民主基金會也在此間扮演領導的角色。
今年七月,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會通過,由著名的國際人權法學者廖福特先生,擔任執行長。這項任命,讓各界有對於台灣民主基金會往後的工作,有更多的期待。
今天的節目,訪問廖福特先生,談談國際人權運動的潮流的發展,和民主基金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