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訪問天安門屠殺親歷者和文獻研究者吳仁華先生。
吳先生接受台灣民主基金會的邀請,今年4月5日來到臺灣,開始為期一年有關八九六四的資料收集、課題研究和學術交流。吳先生來到台灣的這兩三個月期間,和台灣朝野各界和民間社會有多方面的接觸,和對台灣有更加深入的觀察。
做為流亡海外的中國民主運動人士,在面對台灣的時候,經常被提出來討論的話題,應該就是「民主與專制」和「獨立與統一」。
今年4月24號,住在美國紐約的北京之春雜誌榮譽主編故平先生還發表文章,題目是:「統獨問題將是未來中國民主轉型最棘手的問題」。他警告說:「未來,中國啟動民主轉型,統獨問題必將是最棘手的問題。」他認為,「這個問題處理不好,不但很可能引發暴力衝突和戰爭,甚至有可能導致剛剛失勢的專制勢力趁機捲土重來,從而中斷正在起步的民主轉型,把中國再一次拖進專制的深淵。」
事實上,在海外的中國民運圈子,這兩方面問題的糾纏,常常是造成分歧和爭論的原因。有的人認為,統一的價值比民主更高。他們甚至公開表示,面對獨立的勢力,他們選擇要和專制政權站在一起。事實上,這樣的所謂民運人士,最近幾年已經和中共政權越來越靠近了,成為海外民運圈一道奇怪的風景。
吳先生今年剛到台灣不久,4月17號在推特上說:「已約好拜訪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然後說:「我歷來主張:臺灣官方和民間都應該關注和支持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和民主化,這種關注和支持並非單方面的付出,而是為了臺灣的自身利益和臺灣的未來。中國民主化符合臺灣的利益,即使未來臺灣走向獨立,面對一個民主的鄰國總好過面對一個專制的鄰國。」
吳先生在這則推文下面,在回答推友的提問時,又說:「統與獨,民主與專制,是不同的問題,不可混為一談。」他指出:「包括許多中國民運人士都有誤區,以為中國大陸民主化了就能解決台獨問題,其實中國民主化了都不一定能解決疆獨、藏獨問題。區別在於,民主國家與專制國家應對獨立的方式不同。」
兩年前,2016年,吳先生來台灣觀察選舉時,在「華人民主書院」舉辦的座談會表示,他過去也是用統獨問題來看台灣的民主發展,後來才漸漸釐清這個問題。「民主與專制」和「獨立與統一」為什麼可以分開來,為什麼不可以混為一談呢?
今天節目訪問對於長期關注這方面議題的吳仁華先生,來談談他的思考。
訪問天安門屠殺親歷者和文獻研究者吳仁華先生。
吳先生接受台灣民主基金會的邀請,今年4月5日來到臺灣,開始為期一年有關八九六四的資料收集、課題研究和學術交流。吳先生來到台灣的這兩三個月期間,和台灣朝野各界和民間社會有多方面的接觸,和對台灣有更加深入的觀察。
做為流亡海外的中國民主運動人士,在面對台灣的時候,經常被提出來討論的話題,應該就是「民主與專制」和「獨立與統一」。
今年4月24號,住在美國紐約的北京之春雜誌榮譽主編故平先生還發表文章,題目是:「統獨問題將是未來中國民主轉型最棘手的問題」。他警告說:「未來,中國啟動民主轉型,統獨問題必將是最棘手的問題。」他認為,「這個問題處理不好,不但很可能引發暴力衝突和戰爭,甚至有可能導致剛剛失勢的專制勢力趁機捲土重來,從而中斷正在起步的民主轉型,把中國再一次拖進專制的深淵。」
事實上,在海外的中國民運圈子,這兩方面問題的糾纏,常常是造成分歧和爭論的原因。有的人認為,統一的價值比民主更高。他們甚至公開表示,面對獨立的勢力,他們選擇要和專制政權站在一起。事實上,這樣的所謂民運人士,最近幾年已經和中共政權越來越靠近了,成為海外民運圈一道奇怪的風景。
吳先生今年剛到台灣不久,4月17號在推特上說:「已約好拜訪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然後說:「我歷來主張:臺灣官方和民間都應該關注和支持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和民主化,這種關注和支持並非單方面的付出,而是為了臺灣的自身利益和臺灣的未來。中國民主化符合臺灣的利益,即使未來臺灣走向獨立,面對一個民主的鄰國總好過面對一個專制的鄰國。」
吳先生在這則推文下面,在回答推友的提問時,又說:「統與獨,民主與專制,是不同的問題,不可混為一談。」他指出:「包括許多中國民運人士都有誤區,以為中國大陸民主化了就能解決台獨問題,其實中國民主化了都不一定能解決疆獨、藏獨問題。區別在於,民主國家與專制國家應對獨立的方式不同。」
兩年前,2016年,吳先生來台灣觀察選舉時,在「華人民主書院」舉辦的座談會表示,他過去也是用統獨問題來看台灣的民主發展,後來才漸漸釐清這個問題。「民主與專制」和「獨立與統一」為什麼可以分開來,為什麼不可以混為一談呢?
今天節目訪問對於長期關注這方面議題的吳仁華先生,來談談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