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无意义感;
求而不得、害怕失去;
信息过载、生存压力...
在这个人均焦虑的时代,让我们勇于审视自己的焦虑,敞开聊聊焦虑。
因为,一旦我忘记了自己的焦虑是怎么来的,它就固化了。
#本期嘉宾:
六月,JF花艺主理人,热爱阅读的植物爱好者;
安斌,自由撰稿人,爱好相当广泛。
#摘要
这是飞来茶馆的第一期节目,请到了花艺师六月和自由撰稿人安斌来做客,我们从一开始的略有拘束,后来渐入佳境,两位嘉宾都给出了自己对治焦虑的方法建议。
总之,听到大家都很焦虑,顿时间也就不那么焦虑了呢!🤪 🤪
#Highlights:
女性创业者的多重角色,带来的冲突和不平衡;
焦虑是生活的底色,兴奋、快乐等情绪和焦虑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方向不一样;
有突如其来的焦虑,也有弥散式的焦虑,弥漫式的焦虑或许根源于人生的无意义;
镜子理论:“自我”是在人际互动中产生的,假如世界上只有一个人,TA是不会有“自我”的。自我是在别人眼中看到的映照。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讨好。《被讨厌的勇气》认为,不要关注自我,而是想想你的道德准则是什么,人与人之间应该怎么做,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的生活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self(区别于 ego),可以理解为“源头”,即你的情绪、念头升起的地方
普通人立人设不是坏事,但不必迎合外界的标准。因为展示的都是真实的自己,所以不用太费力。
自媒体的运营为什么要立人设?一个完全真实的人,是过于立体、过于复杂的,而公众接受一个人只能接受比较单纯的信息,所以就需要找一个点打出去
焦虑是一个自我增殖的过程,像滚雪球一样。(内心的机制好比洋葱一样,是一层一层的发展的)。通过觉察,冥想有助于让雪球停下来。一旦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它就不会往下发展了。
自我觉察是对治焦虑的一个法宝。
还有一个法宝:把自己的问题在纸上写下来,一步一步向前推,看看自己焦虑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只有直面内心的恐惧点,才有可能解决这个根源。
人有时候会忘了自己的焦虑怎么来的。一旦你忘记了焦虑是怎么来的,它就固化了。只有找到它真正的根源在哪里,才谈得到面对真正的恐惧。
#主播:
西西(小李叨叨)
#本期音乐:
Radical Face - Welcome home, 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