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

《淝水之战》下


Listen Later

苻秦占领的东晋梁、益二州和战略要地襄阳,都给东晋收复了。
谢玄接受北伐的任务,于公元384年八月攻下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九月又派刘牢之攻下鄄城(今山东鄄城北旧城,前秦兖州刺史治所),河南城堡,望风归附。十月,晋军进伐青州(州治东阳城,今山东青州),军至琅邪(治开阳,今山东临沂北),前秦青州刺史苻朗(苻坚从兄子)来降。谢玄分遣诸将,一度把军事力量推进到傲(在今山东茌平西南古黄河南岸)、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南)。公元385年,刘牢之还渡河攻占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并进军邺城。东晋君臣们所谓“开拓中原”,或是“经略旧都”,只是想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刘牢之以一军渡河北攻,曾因骄傲轻敌,被慕容垂所败,部众损失了几千人。随后入邺城,“收集亡散,兵复少振”,慕容垂被迫北趋中山(治卢奴,今河北定州),以避晋军的兵锋。可是东晋王朝借口刘牢之在这次战役中打过败仗,就把刘牢之的军队从河北前线撤回来了。其实河北和关中地区不能恢复,河南地区照样不能确保。淝水之战以后不到十年左右,东晋收复的洛阳、虎牢、滑台、磁这些黄河以南的战略要地,一个一个地丢失,慕容德(慕容垂弟)甚至在青州(今山东东部)建立起南燕王朝来,这是历史事实的最有力说明。
淝水战前,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如前
赵、后赵、前燕、前秦,国力都比较雄厚,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它们都有统一中原的可能,或已统一中原。所以东晋庾翼、桓温等想要北伐,主观上虽抱着收复中原的宏愿,结果却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淝水战后,北方再度分裂,其中武力较为可观的如后燕(慕容垂)、后秦(姚兴),但都没有统一中原的力量;其武装力量、政治条件不如后燕、后秦的,更不用说了。中原既没有统一的力量出现,那么,统一中原的,不是塞外的鲜卑族,便是江南的东晋。而当淝水战后,纷争云扰的局面揭开的时候,北魏拓跋珪刚开始他的复国运动,要巩固他的恒代政权,还不大容易,
·263·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魏晋南北朝史By 妙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