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順效逆。背親向疏。】 這都是惡行。註解裡面引用古人的教誨,「周衞石碏曰,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六順也」。說順、說逆都說得非常具體,這是儒家所說的。佛家則說得更深,說得更透徹,佛家是以法性為標準,儒家則是以道德仁義禮為標準,這是一般講的世法與出世法差別在這個地方。人能夠順世法得世間福報,能順法性得出世間無比的福報。出世間佛講得太多太多了,我們要懂得出世間不離世間,決定包括世間,但是世間法不能包括出世間。這裡頭有淺深廣狹的差別,廣能包狹,深能包淺,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佛陀常常教導我們,修行的根本是三福、六和,這是大根大本。三福裡面十一句,我們能夠隨順,這是向道,向菩提大道;如果我們違逆,不但世間善法不能成就,往往墮在三途。這些理事,我們同修都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