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闷热的九月上午,那是我和福州八中的初见。只记得那天大包小包的长途跋涉,车子越过半个城区来到的崭新的陌生地方。整理房间的汗如雨下,汗珠代替了被暂停的水,狼狈却幸福。
我的小小天地,它坐落在F楼的小角落里,有着落地大窗,面朝的广阔而郁郁葱葱的田野,偶有鸟雀的叽叽喳喳混合着机器的轰鸣。夕阳落山之时,最后的一抹昏黄,绕过崇山,跨过田野,穿越而来的,那是光啊。
不久的后来,宿舍随着年级而改变,它容纳的已不仅仅是六张床和无尽的风景,它满载着八中的印记,六个人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怒,都缘八中而起。凌晨两点的门上艺术,聚成一团的排练阿卡贝拉表演,晚上的轻声晚安,清晨的闹钟滴滴,宿舍是据点,更似一个家。
八中,也有严格的一面。不差毫秒的交手机时间,准时无误的口哨声,令人闻风丧胆的白黄条,将他们外化于行,这让我们苦不堪言,却规范着一代代学子的行为。无规矩不成方圆,也正是因为规矩,为我们的三年指引了方向。
短短三年,恰似一瞬间。我的教学楼从最右搬到最左,高一时总望向高二,想感受高二的熟稔;高二时总望向高三,憧憬瑟缩着高三的紧张;高三成了真正的剧中人,又开始怀念过去。从高一成长到高三,从三班辗转到十班,与您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藏。
黑板上排列的每一个知识点,无尽堆叠的试卷,老师的辛勤教导,进步期的局部,高原期的不安,在高三在十班的点点滴滴,教会我生活明朗万物可爱,也教会我长大。
远离家的三江之畔,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课本,胸怀的知识,还有诗与远方。一年八度的八大节像为生活助推了一针兴奋剂,在高度紧张之余缓和气氛。
热血似火的运动会,一个开幕式,凑不齐正方形的三十三个人,喊出的震地高音,全身上下连带毛孔都在尖叫。主席台的掌声热烈,我们仿佛受到了无上嘉奖。
结果不负所望,一个季军是我们努力的最佳证明。它在我们的意料之外,让人惊喜;却又在情理之中,激人奋进。
计划,服装,乐器,排练,统筹,整合。我们一起克服的种种困难,才有了这样的一场演出。曾经的心酸苦楚都成为过去,最好的结果将永远被铭记在心。
一年里最盛大的活动,是年末的跨年晚会。这是人人都期盼的日子,宛如声临其境的参加了春晚。绚烂的荧光棒,霓虹的彩灯,都在轻声讲着:“嘿,新年快乐!”
“高三十班,高考加油!”
“高二十班,明年加油!”
去年还是局外人的我们,一转眼就成为了剧中人。唯一不变的,是满怀憧憬和期待。楼与楼间,隔着的仅是一年的距离,我们用心呐喊,我们衷心祝愿。
高考顺利,才能不负自己,不负青春。
这是十班传统,学长学姐将旗子传承,还有贴心祝福。我仍记得那时那刻走进班级时的惊喜。
承袭传统,我们将同样的惊喜也传递给了学弟学妹。希望他们及时当勉励,因为岁月不待人。
我还记得那天的喊楼,那是最后的告别。
喊得声嘶力竭,激动得恨不得跳起来,仿佛自己是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学弟学妹穿越而来,在走廊的相遇的感动,是热血,是青春,也是告别。肾上腺素飙升头脑一激灵,眼泪就在眼眶里滴溜溜地转了。那是意犹未尽的一天。
于是高考接踵而来。
但两天好似弹指一瞬,霎时而过。英语考试打铃的那一刻,预示着高三的落幕,也是和八中的真正告别。
感谢三年之中所遇见的所有老师,三年的长途跋涉即将到达终点,老师们,你们辛苦了!你们的教诲将永远牢记于心,谆谆教诲,无以为报。
感谢高三十班的全体同学,能够与你们相遇,是我无尽的幸运。一千个日日夜夜,感谢有你。万望你们一如既往,万事胜意!
我亲爱的八中,感谢您陪我度过成年。您一百多岁了,您的历史,您的积淀,都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向导 。您的莘莘学子,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火光即静,漫星闪烁。
吉祥山上,遍地吉祥;
三江之畔,汇聚兴邦。
最好的祝福 送给我的母校——福州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