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高中的学习生涯转眼已过了大半,在这过程中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使我受益匪浅。究其根本,不过是“自律”二字。
自律是什么?这里提到的“自律”,只片面地从学习角度上谈。对很多普通高中学子而言,“自律”就好像遥不可期,想要得到,又不知从何做起。但对比如衡水中学的顶尖学子而言“自律”早已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可见高中成绩的高低与“自律”未必毫无关联。于我而言,“自律”是在想要松懈时驱使我再次调整学习状态,在我得意忘形时给我警醒,在我失落时给我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自律”有别于“勤奋”,或者说“自律”是勤奋的一部分,但又一定程度上是对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是如何做到“自律”的。这里有一个有技巧:在结束一天的学习时,制定明天的学习任务,重点放在“查缺补漏”和“疑难突破”上。所列的学习任务与课内作业尽量关联性小一下,只针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布置任务即可。这样做会在无形之中大幅度地减少时间成本的损失,提高效率。在置定任务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在接近“自律”了。高中学习中的“自律”无外乎能不断地超越昨日之我。这是与自我周旋的一个过程,但要相信“走的足够远,你会遇上你自己。”另外,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任务很有可能会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完成,但只要及时调整,放平心态,最大限度地完成它,也可以说是离“自律”更进一步了。“自律”不是说我们要每时每刻都保持一种深度学习状态,而是在合适地境况下,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亦或是休闲方式。毕竟劳逸结合也是提高学习效率地良好途径。
我为什么需要“自律”。这里还需要提到一个词“原动力”。换句话说,它就是“理想”。三毛说“梦想可以天花乱坠。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才出来的坎坷道路”。少年有梦趁少年追,无乱前途多渺茫,多慌乱。如人言:“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少年,你听我慢慢说。
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算数学时,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你晚自习时,极地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斓;但是少年你别着急,在你为自己未来踏踏实实地努力时,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看到的景色,那些你觉得终身不会遇到的人,正一步步向你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