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人的看法與心情多是很個人化,是否會「得罪」人,往往很主觀;如果不願「得罪」人,做事做人勢必難有原則,只能有個人利益的目的。如果生活的態度是利益群體,則必需願意「得罪」人,願意面對排擠與攻訐。否則在人與人的利益實不相同的現實世界,如何能夠做利益群體的事,又如何能夠不得罪某些人呢?
By 原始佛教會5
55 ratings
人的看法與心情多是很個人化,是否會「得罪」人,往往很主觀;如果不願「得罪」人,做事做人勢必難有原則,只能有個人利益的目的。如果生活的態度是利益群體,則必需願意「得罪」人,願意面對排擠與攻訐。否則在人與人的利益實不相同的現實世界,如何能夠做利益群體的事,又如何能夠不得罪某些人呢?

577 Listeners